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3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10: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绛珠//绛珠仙子
甄宝玉,甄士隐对应补天石,先天顽石,胎儿口中玉【通灵宝玉】后天通灵玉//蠢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3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11: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是补天石还是神瑛侍者?还是“蠢物”玉石就是神瑛侍者?
关注者
8
被浏览
2,505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添加评论
​分享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登录
查看全部 8 个回答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贾宝玉是补天石。

甄宝玉是神瑛侍者。

理由:通灵宝石即是补天石的幻象,掌管着贾宝玉其人的心神/意志/精魂。贾宝玉其人,是补天石在尘世的“皮囊”而已。

证据一:补天石央求僧道携带它入世时:“…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若是作为“神瑛侍者”的配饰,被摔来砸去,除了视听,并无其他观感,则有何“享受”可言?富贵或者温柔,凭它一块配饰,如何得享?

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如果补天石仅为通灵宝玉,入世后不过一配饰/一看客,何来“离合悲欢、炎凉世态”?

……诗后便是此石堕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如果补天石仅为通灵宝玉,何来它(一配饰)的家庭闺阁?而不是神瑛侍者的家?

证据二:…昔子房后谒黄石公,惟见一石。子房当时恨不随此石去——这等言语可侧面印证,前世/真身虽是石头,亦完全可独立拥有自己的肉身/“皮囊”。何必定言与人共享?

证据三:贾宝玉被马道婆诅咒,昏迷欲死,癞头僧来了持诵通灵宝玉,说是因为“通灵宝玉”被声色货利所迷。

顽石在天上时的好处: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却因煅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可叹这番经历: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贾宝玉=顽石+神瑛之说,不合理。——没有道理,补天石独霸/独自掌管这具皮囊,而神瑛的意志丝毫无体现。补天石一旦被迷了,肉身随即如尸、沦为皮囊。那神瑛精魂/意志何在?!

证据四(铁证):第五回,贾宝玉梦游警幻宫。警幻对众仙姑介绍道:“迎接贵客!”——神瑛是警幻的手下,何以称之为“贵客”?而众仙姑则不屑骂之曰:“这个浊物……”——何以对昔日同僚、绛珠恩人出此恶言?可见,贾宝玉绝对不是神瑛!

证据五:开头就说了,红楼梦故事是“石头投胎之处、亲历的一段故事”,是补天石的故事,而不是神瑛的故事。

证据六:从头到尾,石瑛之间,被称为“蠢物”的只有补天石(也有自谦之意),神瑛从未被称作“蠢物”。

因此:补天石下凡后以通灵宝玉为魂“亲就臭皮囊”(贾宝玉肉身),而神瑛下凡后应是甄宝玉。

红楼梦故事主角是石头,而不是神瑛。

编辑于 2022-03-23 16:26
​赞同 2​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更多回答
郑无极
郑无极
郑无极钗学研究,以薛宝钗形象分析为中心,重建红学研究体系
8 人赞同了该回答
贾宝玉是顽石而非神瑛

节录郑无极《红楼神踪》第一章:

那么,既然按照脂评本原著的设定,顽石与神瑛绝非一体,贾宝玉的前世就只能是这两者中的一位。那他究竟该是顽石还是神瑛呢?实际上,认为贾宝玉是顽石投胎与认为贾宝玉是神瑛下凡,这两种观点在脂评本原文中都可以找到一定的依据。但两者依据的多寡强弱又大不相同。之所以会是这种情况,是因为种种迹象表明,曹雪芹在创作过程中前后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构想。

第一种构想,我们可以称之为“人石两分”,即将贾宝玉其人与他脖子上悬挂的通灵宝玉设定成两个不同主体。贾宝玉作为神瑛侍者的后身,充当了故事男主角,而通灵宝玉则是顽石所化,作为一个观察者、叙事人而单独存在。在这种设定之下,通灵玉会时不时地跳出来打断故事,以“石头”、“蠢物”的口吻插话。这就是所谓的“石头视角”。

第二种构想则完全不同,我们可以称之为“以假混真”。在这种构想之下,“石头视角”被完全废弃,通灵宝玉彻底丧失了独立主体地位,而变得与贾宝玉合一。这时候,贾宝玉被设定为顽石后身,乃是顽石在癞僧、跛道、警幻等天界人物的帮助下,窃取了神瑛的形貌而化成的“假宝玉”。真正的神瑛侍者则投胎成为甄宝玉,也就是“真宝玉”。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太虚幻境就是这场“以假混真”故事的发端之所。书中之所以会有一个贾宝玉和一个甄宝玉,且两个宝玉还长得一模一样,性格言行也非常相似,就是因为顽石“假宝玉”被一僧一道“夹带”进了太虚幻境,袭取了神瑛“真宝玉”的形貌,并由此代替神瑛与绛珠林黛玉产生阴差阳错的讹缘。而通灵宝玉作为贾宝玉的前世遗蜕,则象征了他不是真正的神瑛侍者,实为顽石之后身的本质。

先来看“人石两分”在脂本原文中的依据。其唯一的依据,其实就是存在于脂本前二十回中的“石头视角”。以甲戌本、庚辰本为例,这样的文字大体上就是以下五处:

(1)(门子)一面说,一面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写的‘护官符’来,递与雨村,看时,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其口碑排写得明白,下面所注的皆是自始祖官爵并房次。石头亦曾抄写了一张,今据石上所抄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甲戌本第4回)

(2)按荣府中一宅人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虽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一般,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正寻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写起方妙,恰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此一家说来,倒还是头绪。你道这一家姓甚名谁,又与荣府有甚瓜葛?诸公若嫌琐碎粗鄙呢,则快掷下此书,另觅好书去醒目;若谓聊可破闷时,待蠢物逐细言来。(甲戌本第6回)

(3)凤姐因怕通灵玉失落,便等宝玉睡下,命人拿来塞在自己枕边。宝玉不知与秦钟算何帐目,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系疑案,不敢纂创。(甲戌本第15回)

(4)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本欲作一篇《灯月赋》、《省亲颂》,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按此时之景,即作一赋一赞,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即不作赋赞,其豪华富丽,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庚辰本第17、18合回)

(5)按此四字,并“有凤来仪”等处,皆系上回贾政偶然一试宝玉之课艺才情耳,何今日认真用此匾联?况贾政世代诗书,来往诸客屏侍坐陪者,悉皆才技之流,岂无一名手题撰,竟用小儿一戏之辞苟且搪塞?真似暴发新荣之家,滥使银钱,一味抹油涂朱,毕则大书“前门绿柳垂金锁,后户青山列锦屏”之类,则以为大雅可观,岂《石头记》中通部所表之宁荣贾府所为哉!据此论之,竟大相矛盾了。诸公不知,待蠢物将原委说明,大家方知。(庚辰本第17、18合回)

这些文字当然无可辩驳地说明曹雪芹在创作过程中确实一度采用过“人石两分”的设定,但真要当作证据来看,却又存在一个致命的死穴。这就是书中所有关于“石头视角”的叙述,都仅存于前二十回中。到了第20回以后,曾经十分活跃,甚至颇有些饶舌的这个“石头”却突然沉寂了下来,就像丢失了思维和语言的能力一般。直至前八十回终了,它也再没有跳出来发过一次言,讲过一次话。不仅如此,书中很多本来很适合用“石头视角”来叙述的地方,也被曹雪芹刻意代之以其他人物的视角。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一段,作者竟然是借薛宝琴的视角来对贾府宗祠的内部景观进行描述的:

次日,由贾母有诰封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着众人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便到宁国府暖阁下轿。诸子弟有未随入朝者,皆在宁府门前排班伺候,然后引入宗祠。且说宝琴是初次,一面细细留神打谅这宗祠,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两旁有一副长联,写道是:“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亦衍圣公所书。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抱厦前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两边一副对联,写道是:“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亦是御笔。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旁边一副对联,写道是:“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俱是御笔。里边香烛辉煌,锦幛绣幕,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第53回)

从情理上说,用宝琴来代替“石头”来进行叙事,其实是不怎么合适的。因为在过去女性是不被允许进入宗祠的,那是一个家族中的男性成员的特权。更何况,薛宝琴还是一个外姓女子,就更没有权利踏足其中。而既然薛宝琴根本不可能进入贾氏宗祠,她又如何能够看到只有进入院内以后才能看到的场景呢?就算她此时就站在宗祠的大门口,能透过开着的五间大门看到院内的白石甬路、苍松翠柏,乃至月台上设着的青铜器、抱厦的匾额及门联,但她的视线还要再透过月台、抱厦,看清楚正殿上悬着的闹龙填青匾以及所谓“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的御书对联,这样的视力,也未免太过于异常了吧?再者,贾府诸子弟忙着在祠内祭祖的时候,一个不相干的外姓女孩不说回避,还偏要站在那里盯着一大堆男人来来回回地看,以当时的礼法,未免也太不成个体统了。其实,如果把上面的观察者换成贾宝玉脖子上的那块通灵玉,所有的不合情理之处,就都可以逐一理顺。想想看,那块通灵玉本来就悬挂在贾宝玉的脖子上。既然贾宝玉可以随着贾氏诸子弟进宗祠祭拜,那通灵玉也自然能够被携带进去。而且,随着贾宝玉进入宗祠的路线,那通灵玉也正好可以像一部不断向景深处推进的摄像机一样,依次录下宗祠大门、甬道、月台、抱厦和正殿的景象。但曹雪芹却此处偏不用“石头视角”展开叙事,而代之以宝琴的视角。这只能说明一件事:“石头视角”遭到了中途废弃,作者在《红楼梦》今稿中已经不打算再保留这样的构思了。换言之,前二十回中所残存的“石头视角”文字,顶多只是作者未来得及删干净的早稿遗痕,并不是他最终打算采用的设定!

反过来,脂本原文中足以支持“以假混真”的依据则要坚实很多。

首先,神瑛侍者在太虚幻境中的全称乃是“赤瑕宫神瑛侍者”。对于“赤瑕”二字,脂砚斋注明:

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甲戌本第1回眉批)

“瑛”的本意为玉之光彩。东晋庾阐《涉江赋》有云:“金沙逐波而吐瑛。”后引伸指代美玉或似玉的美石。既然是“赤瑕宫神瑛侍者”,那么这位神瑛侍者的本相就应该是一块带有红色瑕斑的美玉(或似玉的美石)。然而,第5回《红楼梦组曲·枉凝眉》在提到林黛玉与贾宝玉时却说: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贾宝玉竟然是一块“无瑕”的美玉!神瑛有“赤瑕”,贾宝玉却是“美玉无瑕”。若贾宝玉就是神瑛,作者岂会如此自相矛盾?事实上,高鹗也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程甲本、程乙本把“赤瑕宫”均改成了“赤霞宫”,意在消除这种矛盾。但这种改动本身,不正说明了脂本原文其实是不支持贾宝玉为神瑛后身的观点的吗?想想看,贾宝玉其实是顽石,是依靠癞僧、跛道的法力所化成的“假宝玉”。而假宝玉既然是“人工合成”的,自然不必像真宝玉那样保留有天然的瑕疵!

其二,甲戌本第5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贾宝玉的神魂在太虚幻境中的一个遭遇,也可以说明他是顽石,而不是神瑛。因为太虚幻境的众仙姑竟然没有一人将他认作神瑛侍者:

又听警幻笑道:“你们快出来迎接贵客!”一语未了,只见房中又走出几个仙子来,皆是荷袂蹁跹,羽衣飘舞,姣若春花,媚如秋月。一见了宝玉,都怨谤警幻道:“我们不知系何‘贵客’,忙的接了出来!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宝玉听如此说,便吓得欲退不能退,果觉自形污秽不堪。(第5回)

众仙姑既然认得“绛珠妹子”,最起码应该知晓神瑛施惠的一段往事。如果贾宝玉是神瑛,为何不仅不热情相迎,反倒斥责其为“浊物”,言其“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就算男女有别吧,毕竟这神瑛侍者是曾经有恩于绛珠的,最多只该婉拒,岂能以如此不客气的丑语相诋?但如此承认贾宝玉实为顽石,则很能说的通。虽然贾宝玉窃取了神瑛的形貌,可它的灵魂本质却还是那块粗犷、蠢然的顽石。在众仙姑的眼里,可不就是须眉浊物吗?

其三,第5回《红楼梦组曲·终身误》毫无疑问是以贾宝玉口吻写成的曲文。其第三句有云: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这个“美中不足”,实际上就是甲戌本第1回中癞头和尚、跛足道人劝说顽石莫要贪恋红尘繁华时所说的“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字:

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甲戌本第1回)

如果承认贾宝玉是顽石,这就构成了完美的首尾呼应。最初,顽石“凡心已炽”,只是一味羡慕人间的富贵,对二位仙师关于人世间“美中不足”劝告置若罔闻。等他下到凡间,经历了情缘波折、物是人非,这才回过头来“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不能不承认癞僧、跛道的话乃是金玉良言。但如果贾宝玉是神瑛,就完全对不上号了。就算神瑛后来也会悔悟,可之前又有谁对他说过人世间“美中不足”这话,让他能够“今方信”呢?所以,这也是一个决定性证据,非常有力地说明了《红楼梦》今稿中,贾宝玉的身份是顽石,而不是神瑛侍者!

其四,甲戌本第1回还有一条脂批,干脆直接指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关系乃是“以顽石、草木为偶”:

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古人之“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此之谓耶?(甲戌本第1回眉批)

虽然“瑛”也可以是指似玉的美石,但绝对不会是指“顽石”。脂砚斋提及二玉的前世时,完全不理会正文中所叙述的神瑛施惠、绛珠还泪的故事,而直指二玉乃是“以顽石、草木为偶”,还强调此为“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足见,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前盟”,有的只是一种阴差阳错的苦涩。如果贾宝玉是神瑛,又何来“以顽石、草木为偶”呢?所以,这也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证据,证明了贾宝玉乃是顽石投胎,而不是神瑛下凡!

综上所述,“以假混真”的文本依据实在是比“人石两分”要强上很多。脂本前二十回中所残留的少量“石头视角”文字,最多只能说明曹雪芹在创作过程中曾一度采用过“人石两分”的设定。而更多的脂本原文则说明“以假混真”才是作者所最终选择的构想。因此,在探究《红楼梦》神话框架体系时,我们就不能把立论基础建立在被作者中途废弃的早稿遗痕之上,而必须从《红楼梦》今稿所最终确立的原则出发来展开论述。换言之,也就是必须承认,按照曹雪芹最终的设定,贾宝玉的前世乃是顽石,而不是神瑛!

(配图:川剧《薛宝钗》,王玉梅 饰 薛宝钗)


配图:川剧《薛宝钗》,王玉梅 饰 薛宝钗
发布于 2022-04-28 09: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3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16: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崇祯之死



大圣

大圣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二日。

李自成的大军距离北京越来越近了。

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我们习惯上称呼的崇祯皇帝,这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老神仙在他手心里写了一个“有”字,然后便飘然而去。

崇祯梦中惊醒后,百思不得其解,早朝的时候,就把这个梦讲给大臣们听,问大家:“有谁知道,这是啥意思?”

大臣们纷纷说:“恭喜陛下,这是大吉之兆啊,手里有,有权有势有钱有粮有办法有前途,要啥有啥,有总比没有强啊,这预示着一切尽在掌握。”

崇祯哭笑不得,心里说:闯贼已兵临城下,大明朝危在旦夕,我现在手里有啥?我特么有气!

散会后,心腹太监、九门提督王承恩跟随皇帝回到后宫,犹豫了一下,对崇祯说:“刚才大臣们都是在为陛下宽心,奴才略懂周易八卦,斗胆为陛下解梦。”

崇祯道:“但说无妨。”

王承恩说:“您梦到的这个‘有’字,上面是一个‘大’字少一捺,下面是一个‘明’字少一日,‘大明’残缺,预示我朝将失去大半天下啊。”

崇祯听罢,心头一震:难道真的是神仙指引,让我迁都南京,退守半壁江山吗?

1.

自打从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著名木匠明熹宗朱由校手里接过这个烂摊子,崇祯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

明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外有满清皇太极骚扰入侵,内有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加上连年大旱,瘟疫流行,大明朝早已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

所以,迁都的事儿,其实已经在朝廷内部讨论过多次了。

崇祯内心一开始是拒绝的。

放弃京城,放弃宗庙陵寝,偏安一隅,将来有何面目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这是逃跑主义,是要留下千古骂名的。

崇祯当时仍对剿匪成功抱有幻想,加上来自各方面的阻力,迁都之议,几次都不了了之。

谁成想,到了崇祯十七年,形势急转直下,李自成的大顺军锐不可挡,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二月,起义军攻陷太原,直逼北京。

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怎么办?

翰林学士、左中允李明睿再次向崇祯上书提议:事不宜迟,应果断放弃京城,迁都南京,这是保住大明不亡国的唯一出路。

南京原本就是明朝的国都,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直到永乐年间,明成祖才迁都北京。

也就是说,南京那边的皇宫都是现成的,简单收拾一下就可以搬进去,南京各机构各委局的办公驻地也跟北京差不多,大家过去以后,政府很快就能投入正常运转。

崇祯皇帝接到这份奏折,连夜召见李明睿,拉着他的手感慨道:“朕有此志久矣,无人赞勷,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朕志决矣。诸臣不从,奈何?”实话说吧,我早就想迁都了,可是一直没人响应,所以才拖到现在,你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我已决心迁都,但大臣们不同意,怎么办?

李明睿说:“迁都事关重大,您是领导,提这种主张确实不合适,容易授人以柄。这样,明天早上例会,我先提出建议,试探一下内阁的态度,陛下可见机行事。”

当晚,两人彻夜研究了具体操作办法和迁都有关事项,直到东方破晓。据那天服务的太监们回忆,那一夜,崇祯办公室里的灯一直亮着。

2.

原计划是这样的:

李明睿在会上提出迁都议案,崇祯皇帝立刻表态:“不!我绝不当逃兵,我要坚守阵地,与京城共存亡。”

大臣中肯定有人站出来劝阻:“不行不行,这样太危险了,请皇上务必撤离北京。”

崇祯继续坚持:“不!我绝不放弃宗庙社稷,绝不放弃京师百万民众,我要与人民在一起。”

如是者三。

最后,群臣跪倒一片,苦苦哀求:“请皇上以大局为重,迁都南京。”

万般无奈,崇祯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

离京前,发表重要讲话:“经过慎重考虑,我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撤离北京。但是,我们今天的撤离,不是为了逃命,是为了争取明天更大的胜利。请相信,我早晚会回来的!”

留守将士热烈鼓掌,山呼万岁,响彻云霄。崇祯最终迁都南京,开启南明新纪元。

这是预定好的剧本。

万万没想到,那些大臣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第二天早朝,李明睿的迁都议案一提出,立刻遭到了内阁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左都御史李邦华认为:“皇上自然守社稷,应与社稷共存亡,怎么能临阵脱逃呢?”

内阁首辅陈演更坚决:“大敌当前,皇上理应带领大家死守北京,李明睿妖言惑众,鼓动陛下弃城逃跑,居心何在?不杀明睿,不足以安人心!”

大臣们群情激奋,斗志昂扬,抢着把皇帝的台词都给说了,这种情况下,崇祯怎么好意思说:其实我是支持迁都的。这种话说不出口的。

只有李明睿坚持己见,当庭反问群臣:“万一京城失守,导致大明亡国,这个责任谁来负?”

众人一时无言以对。

僵持之际,左都御史李邦华站出来,提出一个折中方案:政府一分为二,皇上留守,太子南下,万一京师陷落,太子就在南京登基,由此确保我大明朝社稷的延续。

此言一出,当即有许多人表示赞同,说这个主意好,两全其美。

把崇祯皇帝给气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气哼哼地说:“朕以天地祖宗之灵,诸先生夹辅之力,或许不止于此。如事不可知,国君死社稷,义之正也。”万一我以身殉国,也是做国君的本分。

说罢,拂袖而去。

其实,皇上的心思,大家心知肚明,是崇祯自己想走,让太子留下监国。但大臣们各怀鬼胎,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谁也不愿捅破这层窗户纸。

战场上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到了这一年的三月,李自成已兵临城下,崇祯和太子谁也走不成了。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当李贼之围京师也,毅宗亦欲南下,而孤悬绝北,音尘不贯,一时既不能出,出亦不能必达,故不得已而身殉社稷。”

3.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开始对北京发动总攻。

十八日上午,大顺军攻入京城,挺进到了复兴门一带。明军大势已去,亡国在即。

想到三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就要断送在自己手里,崇祯痛心疾首,当天向全国发布了第5次罪己诏,也就是检讨书,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并为此向国民道歉:国家至此,“皆朕之过也。”

崇祯是一个非常具有自我批评精神的人,他是中国历史上发布罪己诏次数最多的皇帝。

然而,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前方的监军太监突然传回李自成的口信,说:“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而王,并犒赏军银百万,退守河南。”

意思是,李自成主动提出休战条件:割让西北一带给我,封我做西北王;但不奉诏,不觐见,不纳税,不受朝廷节制;然后再给我拿100万两银子犒赏三军。这样我就撤兵,退守河南。

这是什么情况?眼看胜利在望,居然主动议和。

到底是个农民出身的下岗工人啊,小农意识,胸无大志,李自成并没有推翻明朝夺取整个天下的打算,只想分一块蛋糕,做一方诸侯。

毫无疑问,这是大明朝最后一棵救命稻草。崇祯急忙召集群臣商议,问大家怎么办?

内阁大臣全部装聋作哑,一言不发。

朝堂上是死一般的沉寂,只有远处传来的隆隆炮声。

皇帝为什么不自己做主,凡事都要问大臣呢?

因为明朝实行的是内阁制,正常工作程序就是这样的,重大决策必须通过内阁审议。

此外,崇祯特别爱惜名节,又缺乏担当意识,不愿独自背负卖国的罪名,总希望能有大臣首先提出来,自己再顺水推舟,所以每次都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可是这次,不论皇上怎么问,群臣硬是无人应答。

让我们怎么说?与闯贼议和,割地赔款,接受这样的条件,签订城下之盟,这叫丧权辱国,谁敢答应?

崇祯无奈,只得长叹一声:“哎,算了,散会吧。”

这是大明朝的最后一次内阁会议,改写历史的机会又一次丧失。

为什么从始至终,都是崇祯皇帝想迁都想议和,大臣们反而积极主战死守呢?是因为大臣的思想觉悟比皇上高吗?

并不是这样的,所有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

首先,没人愿意承担这样的政治风险。

不论内乱还是外患,身为臣子,主战总是没错的,打赢了,扬眉吐气;打输了,青史留名。

弃城逃跑或者主张议和,历来为人所不齿,连皇帝本人都不愿意开口说这样的话,我们凭啥替他背这个锅?等着将来当替罪羊被清算吗?

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是有过教训的。北京并不是第一次被围,当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瓦剌大军围困北京,翰林学士徐珵提议迁都南京,被主战派于谦痛斥:“言南迁者,可斩也。”徐珵因此被世人耻笑为贪生怕死之辈,几乎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后来徐珵改名徐有贞,依靠“夺门之变”,拥戴英宗复辟,才翻过身来。

所以,遇到这种事,啥话也别说,喊打就对了。

其次,大臣们大多是北方士族,故土难离,自己的万贯家财和所有社会关系都在北京,不想轻易放弃,到了南方,人生地不熟,难免寄人篱下,所以,大臣们从内心就不愿意南渡。

第三,就算亡国了又怎样,亡的是你朱家的国,与我们有什么相干?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改朝换代是大势所趋,李自成来了,我们二话不说,打开城门,热烈欢迎,然后换身衣服,继续为新政权工作。

就好比公司经营不善被别人吞并,倒霉的是老板,员工怕什么?在哪儿还不是一样打工,换个新老板,说不定薪酬待遇比以前更好呢。

当所有大臣都抱着这样一种心态,明朝灭亡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4.

三月十八日晚,崇祯皇帝强打精神,举行了最后一次家宴。

饭后,崇祯安排自己的三个儿子逃离皇宫,命皇后和贵妃自缢。

随后,又来到寿宁宫长平公主的住处,叹息道:“汝何故生我家!”忍痛挥剑砍杀自己16岁的女儿,幸好只砍断了长平公主的左臂。

民间传说,长平公主逃过一死,后出家为尼,练得一身绝世武功,江湖人称“阿九”、“独臂神尼”,收了个徒弟叫吕四娘,积极投身反清复明事业。(详见金庸小说《碧血剑》和梁羽生小说《江湖三女侠》)

扯远了,接着说正事儿。

崇祯处理完家事,已是三月十九日的凌晨。

天色将明,上早朝的时候到了,崇祯皇帝亲自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

太监王承恩劝崇祯:“别敲了陛下,不会有人来开会了,大臣们都去迎接闯贼了。”

崇祯气呼呼把鼓槌一扔:“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无一人相从。”

崇祯怎么也没想到,那些浓眉大眼,在朝堂上慷慨激昂,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拼命阻止自己南迁的大臣们,如今一个个全都做了可耻的叛徒。

世事难料,人心叵测,崇祯忍不住仰天长叹:“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

东方破晓,战火渐熄。崇祯万念俱灰,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离开紫禁城,登上皇家禁苑煤山,在一株老槐树下自缢身亡,时年33岁。

史料记载,崇祯死时,“以发覆面,白夹蓝袍白细裤,一足跣,一足有绫袜”,衣上以血指书遗言:“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文武可杀,但勿劫掠帝陵,勿伤百姓一人。”

据亲历者明朝官员赵士锦在《甲申纪事》中描述,李自成入宫后,见到崇祯遗体,伏尸痛哭:“我来与汝共享江山,如何寻此短见?”

明太子朱慈烺没能逃出京城,被人抓到后献给李自成,李自成不但没有杀太子,还与他共进午餐,并依照太子的请求,以礼安葬了崇祯皇帝和皇后。

随后,明太子朱慈烺被新任大顺皇帝李自成封为宋王,后来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兵败退出北京,朱慈烺于乱军中下落不明。

据江湖传言,朱慈烺辗转流落至洛阳,隐居栾川老君山做了道士,得以善终。

5.

崇祯皇帝的工作能力如何暂且不论,单论工作态度,特别是在勤政廉洁方面,绝对称得上帝王楷模。

据史料记载,崇祯16岁执政以来,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夕惕朝乾。”“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每天起得跟鸡一样早,大半夜还不睡觉,批阅奏章,处理政务,通宵达旦,夜以继日,为了工作都快累出病了。

崇祯没有任何业余爱好,一心扑在工作上。“宫中从无宴乐之事。”当政17年,宫中没有进行任何营建,吃穿俱不讲究,龙袍破了都不舍得扔,打着补丁接着穿。

更难得的是,崇祯不好女色。“近御宫人有夫人、婢子、常在、大答应、小答应等号,上皆正色临之,无一戏言。田贵妃婉慧得上意,亦少进御。”

连最喜欢的田贵妃都很少碰,每次都是那几句话:“今天感觉有点累,等下还要开个会,晚上还得批奏折,别等我了你先睡。”

老丈人田弘遇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便把从江南搜罗来的一代名妓陈圆圆进献给女婿,没想到,崇祯只抬头看了一眼,就说:“此女诚佳人,但朕以国家多故,未尝一日开怀,故无及此。国丈老矣,请留殊色以娱暮年,可也。”国家现在这个样子,我哪有心思搞这些,你自己留着用吧。

硬是将绝色美女拒之门外,才有了后来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哪有什么道德模范,我不过是把别人啪啪啪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后世因此高度评价崇祯皇帝:“先帝英明神武,人所共钦,而内无声色狗马之好,外无神仙土木之营,临难慷慨,合国君死社稷之义。千古未有之圣主,宜尊以千古未有之徽称。”

崇祯虽然是亡国之君,但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受历代推崇的亡国之君。

清代张岱说:“古来亡国之君,有以酒亡者,以色亡者,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以穷兵黩武亡者,嗟我先帝,焦虑心求治,旰食宵衣,恭俭辛勤,万几无旷,即古之中兴令主,无以过之”。

大概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亡国之君,有的因为酒色,有的因为暴虐,有的因为奢靡,有的因为穷兵黩武,唯独我们伟大的崇祯皇帝,这些毛病一概没有,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古往今来的中兴之主,没有人能超过他。

就连他的掘墓人李自成都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就是说,崇祯这个人其实不算太糟,即便他被孤立,还是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反倒是那些大臣,结党营私,能忠心为国家考虑的人太少了。

既然是一个勤政廉洁的好皇帝,为什么执政短短17年就亡国了呢?

崇祯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一直在抱怨那些大臣:“群臣误我”,“文臣个个可杀”,“朕非亡国之君,事事乃亡国之象。”如果不是你们这些人拼命阻拦我迁都,老子这会儿应该在南京皇宫里吃鸭血粉丝汤呢,都怪你们,明朝灭亡,都是你们害的。

但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如清乾隆皇帝所言:“由于神、熹二宗纪纲隳而法度弛,愍帝嗣统时,国事已不可为。”也就是说,早在他爷爷万历皇帝明神宗执政时,就已注定了明朝覆灭的命运。

崇祯志向远大,一心要做个中兴之主,继位后,勤于政事,首先铲除了阉党魏忠贤,为自己执政铺平了道理。

只可惜,生逢乱世,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崇祯空有满腔抱负,但个人能力确实有限,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且生性多疑,频繁更换甚至诛杀大臣,虽为国事殚精竭虑,日夜操劳,终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最后,又失去了南迁的最后机会,只得以身殉国。

明遗民屈大均有诗叹曰:

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

捐躯酬赤子,披发见高皇。

风雨迷神驭,山河尽国殇。

御袍留血诏,哀痛几时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3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15: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子说古书 2023-10-15 发表于上海  |  2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巧姐七月七出生,写尽末世的屈辱和不堪!

  文/姜子说书

  《红楼梦》故事里,王熙凤的女儿大姐儿出生于七夕乞巧节,有刘姥姥代为取名为巧哥儿,让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七月七怎么就日子不好了呢?



  凤姐儿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无独有偶,作者在元春省亲的时候,恰好就点了《乞巧》这出戏,脂砚斋说这出戏暗藏贾元春去世的大秘密。长得像杨贵妃的人是薛宝钗,杨贵妃乞巧,这事跟巧姐和贾元春又有什么关系呢?

  少时,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庚辰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二出《乞巧》,庚辰双行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因为在《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杨贵妃乞巧的对象是胡人安禄山,“体丰怯热”隐喻“洗儿会”,乞巧隐喻的是末世胡乱之事,意思是荣国府的灭亡,跟胡乱有关。



  杨贵妃:“妾心中怀想,不能再见,好是烦恼人也。今日是七月七夕,牛女相会,人间乞巧令节。已曾吩咐宫娥,妾身乞巧一番。”

  再者,南唐后主李煜出生于公元937年的七月初七,死于公元978年七月初七,你说巧不巧?李煜在42岁生日这天,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死状凄惨。《红楼梦》作者笔下有没有提及呢?有!那就是甄英莲和夏金桂的故事!

  夏金桂见薛蟠气质刚硬,举止骄奢,若不趁热灶一气炮制熟烂,将来必不能自竖旗帜矣;又见有香菱这等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

  夏金桂是赵匡胤,香菱就是南唐。再看李煜“尊宋为正统,奉献岁贡,以保平安”的做派,以及后来“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唐国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又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的行为,对比一下香菱贵为江南望族甄家的独生女,给薛蟠当妾室,侍奉夏金桂的情形如何?



  更巧合的是,香菱原名甄英莲,而李煜号钟峰白莲居士。李煜字重光,因为他生来重瞳,娶了大小周后,巧合的是,大舜也重瞳,舜妃分别是娥皇和女英,贾宝玉就是大舜,林黛玉就是娥皇,甄英莲就是女英,这才是香菱师承黛玉,“根并荷花一茎香”的伏笔所在。

  探春因笑道:“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林黛玉低了头方不言语。

  李煜这个皇帝当得有多屈辱呢?居然主动把自己的国号都去了,还要称臣,最后还被人家抓起来,关起来,被夺了小周后,又被赐死。李煜低到尘埃里,最终却不能保住一条小命。红楼世界的甄英莲的出身又是如何呢?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甲戌侧批:是金陵),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士隐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甲戌侧批:总写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

  红尘最富贵的地方是皇都,作者怕读者看不明白,直接留下脂批,说甄士隐“自是羲皇上人,便可作是书之朝代年纪矣”。

  红楼世界的框架,就是以明末清初为末世,以崇祯朝为天,以南明为地,以清朝为孽海。开篇就写“天倾西北”,天塌了,花神退位,李自成即位,春转夏,甄士隐与传国玉玺有一面之缘,南明建立。



  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所梦之事便忘了对半。

  《红楼梦》故事里,赵匡胤黄袍加身,原本只是个将军。夏金桂是吴三桂,原本也是个将军。薛家为满清,窃国大盗。香菱是谁?南明帝王,于作者而已,那是正统,结果,香菱被薛蟠虐待,最后被夏金桂勒死了,国破家亡乃至于把天下都丢了,可不就是屈辱至极?明白了这一点,你才知道那癞头僧到底发的什么疯。

  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却原来,作者写乞巧节,写的是胡乱,即后金鸠占鹊巢之事,写的是像南唐一样的南明末世,像李煜一样的大舜之正裔,写的是华夏的血泪史,贾宝玉之言,是作者正话反说。



  宝玉道:“'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幸得咱们有福,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亿兆不朽,所以凡历朝中跳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头缘远来降。我们正该作践他们,为君父生色。”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红楼梦作者:不敢骂孔子,但是,差点没把儒家的祖坟掘了!隔壁西游记更狠

+关注
undefined
姜子说古书
四大名著解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3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0 12: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为什么香菱位于十二钗副册?香菱是长平公主:平生遭际实砍伤!+ 为什么宝钗不教香菱作诗?黛玉教香菱作诗,为什么都是落日?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5】



2.4 香菱是长平
香菱是长平公主,在四个朱子中是最容易认出的一个。

前文在四颗珠子中讨论过,湘云说丢了一颗珠子,被满清捡了去。

长平公主是崇祯二女,长女早夭,三女是昭仁公主。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在上吊之前,让皇后自尽,对长平公主叹道:“汝何故生我家!”挥剑砍公主,断左臂,昏死过去。然后又剑斩了六岁的昭仁公主。但长平公主并未死,被抬至外公周奎家,五日后复苏。

京城被满清占领,相当于公主被满清捡了去。英莲在第一回就丢了,被薛蟠抢了去。但满清刚进关要笼络民心,并未加害公主,因为公主不同于皇子,对其皇权没威胁。长平公主心如死灰,第二年上书顺治要求出家,满清要给明朝士民一个优待前朝皇室的印象,公主出家怎么行?不但不准出家,还令其完婚。之前崇祯已为公主选好了驸马周显,后来李自成打来这些都顾不上了。嫁给周显后二人相敬如宾,但公主一直心伤父母惨死,国破家亡,心理创伤无法恢复,忧思成疾,不久死去。葬礼是在1646年二月,在民间影响很大,明朝遗民同怀亡国之痛,对美丽年轻的公主身遭重重大难寄予了极大同情,有吴伟业《思陵长公主挽诗》、张宸《长平公主诔》等当时留下来的作品记录此事。

长平公主的事迹清楚,所以红楼梦中屈受贪夫棒、薛家虐待香菱致死等,是抹黑满清。当然也是真真假假,故布疑阵,需要一些伪装,所以把真正的公主放在烟雾之后,我们需要拨开迷雾才能看到真相。

2.4.1 平生遭际实砍伤
第五回香菱的图谶:图中,莲枯藕败。

谶语: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图中描述,是“莲、藕”二字,下文有“根并荷花”,“藕”是“根”没有歧义,“莲”与“荷花”不能划等号。有人说莲花不就是荷花吗?没错,但已经偷换了概念,把“莲”换成“莲花”了。我们西安人还说莲花、莲子、莲菜,都是一个“莲”字。谁说“莲”就是“莲花”?

看红楼梦同时代的康熙字典:“【爾雅·釋草】荷,芙蕖。其實蓮。”

明显不同,荷是花,莲是实,实即子也,就是莲子。芙蕖就是芙蓉,荷花。

古代汉语用单字,现代人习惯用双字词,比如莲花、莲子,含义都清楚,却对“莲”这个单字不是很明白。再比如,我们常说“果实”,拿一个苹果树来说,我们笼统地认为其“果实”就是苹果,但在以前的汉语中,果才是苹果,果实是果和子。在读红楼梦时要注意这种时代差异。

所以“莲、藕”二字,在谶语中的对应字是“实、根”二字。

黛玉是芙蓉,荷花。英莲的莲,不是莲花,是莲子,黛玉之子。

根并荷花一茎香:一茎香,是香菱,这句说香菱“根并黛玉”。

平生遭际实堪伤:实,是莲子。堪伤,砍伤。莲子、砍伤,只有长平公主。平生的“平”,是提醒“长平”。

位于十二钗正册的人物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与皇权有关之人,所以像妙玉、巧姐这样,没出场几次,或者就是群众演员,但因其有皇权资格,是皇子,也出现在正册中。

而香菱作为崇祯帝唯一活下来的公主,位于十二钗副册之首,很合适。虽然书中只提到香菱一个,说明副册也都是皇家之人,文武重臣再功勋卓著,也入不到副册。

十二钗又副册,虽只列了晴雯、袭人,但明显是文武重臣中影响最大的十二人。表现在正面就是丫鬟一类人物,不是主人。

所以在正面看来,香菱和袭人虽然都是妾,而袭人甚至更重要,王夫人亲自交待凤姐,袭人待遇同赵、周二位姨娘,况且是宝玉之妾。香菱只是薛蟠之妾,可香菱却位于副册,袭人、晴雯只能在又副册,因为香菱是公主。

2.4.2 日落江湖白
长平公主喜诗文,擅长针线、烹饪。

红楼梦中大写特写香菱学诗,而且有一个异常:香菱不是跟同住的宝钗学诗,而是舍近求远、莫名其妙地由黛玉教她作诗,又和湘云请教、谈诗。现在我们就明白了:父兄啊。

黛玉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重复就是强调:拜黛玉作师。拜师是收徒弟,古时徒弟称师为“师父”,《西游记》第81回,行者道:“师父说那里话!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等与你做徒弟,就是儿子一般。”猴子都知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何况你我?所以这里“拜我作师”、“拜你作师”的“师”字之后,隐了个“父”字。

香菱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我们就来看看,作者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先列出黛玉、香菱谈到的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很明显:落日。

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香菱求黛玉出个题目,自己去作,看黛玉出的题目:昨夜的月。

落日、昨夜的月:日月为“明”。

而且,日是落日,表示明末;月是昨夜,表示亡明。

所以说陶渊明,是提醒“明”。

黛玉关于学诗、作诗的谈论,非常精辟,毋庸置疑。很好地证明了:拜师要拜高人,看书要看名家,高手往往见解精到,深入浅出。而红楼作者更是高手中的高手,在精辟讲诗之外,里面竟还嵌了亡明!

看黛玉、宝钗对香菱这个人的评判,天壤之别:

黛玉: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宝钗: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24回,林黛玉听梨香院传出的《牡丹亭》,正心痛落泪,缠绵固结之时,忽有人从背后击了一掌,说道:“你作什么一个人在这里?”林黛玉倒吓了一跳,回头看时,不是别人,却是香菱。

这里香菱突然出现,其实挺意外的,看二人:

林黛玉道:“你这个傻丫头,吓我这么一跳好的……”香菱嘻嘻的笑道:“……走罢,回家去坐着。”一面说着,一面拉着黛玉的手,回潇湘馆来了。果然凤姐儿送了两小瓶上用新茶来。林黛玉和香菱坐了,况他们有何正事谈讲,不过说些这一个绣的好,那一个刺的精,又下一回棋,看两句书,香菱便走了。

长平公主擅长针线,红楼梦中并未忽视这样的细节,所以二人谈刺绣。这些文字,不从反面读的话,都是啰嗦的废话。我们现在知道了:纯粹的废话,作者是不会写的。所以对看不懂意义的话:请三思。

“你这个傻丫头”,“走罢,回家去”,怎么看都是父女对话。

一面说着,一面拉着黛玉的手,回潇湘馆来了。注意:是手拉手!这是女儿拉着父亲的手回家啊,这样一个平常人家再平常不过的父女情景,对公主来说,却只能在梦中……



点击下一个:香菱情解石榴裙,藏了什么秘密?+ 宝玉为什么安葬夫妻蕙、并蒂菱?+ 藕官为菂官烧纸祭祀哪个小旦? + 香菱丫头的名字什么意思? - 知乎 (zhi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3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0 12: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香菱情解石榴裙,藏了什么秘密?+ 宝玉为什么安葬夫妻蕙、并蒂菱?+ 藕官为菂官烧纸祭祀哪个小旦? + 香菱丫头的名字什么意思?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6】



2.4.3 香菱情解石榴裙
宝玉生日,湘云醉眠芍药因、香菱情解石榴裙的因和解,我们在湘云的段落中已讨论过了,揭示了湘云、香菱的“莲子”身份。

香菱的裙子“贜”了之后,还“藏”了香菱的秘密:

然后宝玉说拿袭人的石榴裙来,让香菱原地等着,他去找袭人。路上宝玉却胡思乱想香菱被拐卖的前事,即前文说的丢了一颗珠子,被满清捡了,这是回到四个朱子的线索上来。然后又莫名其妙地想起“平儿”,平儿在凤姐生日被打,是去年的事了,此处还是用“平”字提醒“长平”。

宝玉和袭人带了裙子回来时,香菱还跕在那里等呢。跕:是脚尖点地。与“站”相比,在提醒“足”。

袭人笑道:“我说你太淘气了,足的淘出个故事来才罢。”又在强调“足”。

香菱说:“谁知那起促狭鬼使黑心。”用“促”字举例提醒读者:一个“人”,一个“足”,为“促”。

站在这里的香菱是女人,则:一个“女”,一个“足”,为“娖”。

长平公主名“朱媺娖”。第80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的“美”字,就在说“媺”。康熙字典:“媺,同美”。音也相同。

香菱见宝玉蹲在地下,将方才的夫妻蕙与并蒂菱,用树枝儿抠了一个坑,先抓些落花来铺垫了,将这菱蕙安放好,又将些落花来掩了,方撮土掩埋平服。

夫妻蕙是香菱的,并蒂菱的“菱”更点出了香菱,夫妻、并蒂是惋惜长平公主死时才新婚不久。宝玉郑重其事地葬夫妻蕙与并蒂菱,是在书中为长平公主举行隆重葬礼。或者说是预演公主的葬礼,因正面故事中香菱还没死,但反面故事并非按时间先后线性叙事。

掩埋平服:埋平。

真实的长平公主葬礼,是在1646年的二月份,士民为之哀恸。

所以清明节藕官烧纸的答案也就出来了:藕官是为菂官烧纸,菂官的角色是小旦,“菂”是莲子,四个莲子中的小旦,只有长平公主。清明节是半月前,是二月份公主葬礼后不久。“藕”官为“菂”官烧纸,也是香菱判词的验证:既是“莲枯藕败”的“藕”、“莲”,也是“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的“根”、“实”。

香菱拉宝玉的手笑道:“这又叫做什么?怪道人人说你惯会鬼鬼祟祟使人肉麻的事。”

“这又叫做什么?”是问读者,要读者看出这是长平公主葬礼。

“你惯会鬼鬼祟祟”是说作者,鬼鬼祟祟地在旁揭露香菱身份。

香菱的小丫头臻儿走来说:“二姑娘等你说话呢。”

香菱的丫头取名“臻儿”,在解读湘云时说过,与湘云的“榛子”一样,是“崇祯之子”。

臻儿说的“二姑娘”,正面看是宝琴;反面看,长平公主是崇祯二女,就是二姑娘。

所以在这回末,“臻儿”特意走来说“二姑娘”,是在提醒读者:香菱是长平公主,是“崇祯的儿”,是崇祯的“二姑娘”。

第80回的回目,有两个:一是“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二是“懦弱迎春肠迴九曲,姣怯香菱病入膏肓”。80回香菱病入膏肓,就是已经没救了,在80回后不久就会死去。香菱,长平公主,是四个朱子中最先死去的,符合历史。

2.4.4 香菱名由来
香菱之名:从黛玉。

香,是黛玉“香玉”之“香”,和“潇湘妃子”之“湘”。

菱,是妙玉说的“畸零之人”,是这世上孤零零的多余之人。

英莲的“莲”,是莲子,随黛玉的芙蓉。



点击下一个:反读红楼梦方法 + 哪个版本比较好?+ 红楼作者说给读者听的话?+ 走进书中,参与场景,才能看出问题和妙处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3: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3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2 18: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甄士隐//崇祯+顽石补天】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甄士隐:崇祯帝朱由检,君子之道费而隐,十九日乃黄道之期 + 第一回是全书的大预演,不是序幕、开端!蔡校长说三月大火是甲申之难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49】



10 红楼中其他人物
在上两章,把宁荣两府中的主人全部做了解读,贾府中的人物结构就很清楚了,都是朱明皇家的人物,包括最后一个:延平王。对手是“雪满”的薛家,满清,是夷,叫姨,住在东北,登堂入室,来争宝玉。

本节对红楼中其他人物,逐一进行简要说明。但红楼中人物太多,只能说明一些重要人物。限于篇幅,对其他人物都不细述,只做简介。

以目前我们认清楚的大方向和大框架,在明清之际,龙蛇争玉,这些人物,不外乎分为两大阵营,有些属于明阵营,有些属于清阵营,还有些是先属朱明,后来投降了满清,也有像刘姥姥李自成那样不属明清阵营的人物。因为人物众多,对每个人物特征的把握,和线索、证据的识别,以及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对应等,可能会因不同读者出现较大差异,这很正常,人们都是用自己懂的知识来理解所处世界,更何况对书中故事和人物。认错书中几个人物关系不大,只要认清某人属于明清哪边阵营,符合整体框架和大方向,否则把书读不明清(读不明白,读不清楚)。比如:袭人、麝月、秋纹这些丫鬟,是汉奸还是朱明忠臣?要认对,至于把这个汉奸错认为那个汉奸,关系不大,不影响对全书的理解。

10.1 甄士隐:崇祯朱由检
红楼梦中多用预演法,前文讨论的很多了。第一回,便是全书的“大预演”,注意第一回不是“序幕”!序幕是戏剧第一幕之前的楔子,小说开始的引子,先交待人物关系、时代背景、事件原因等,作为戏剧、小说正式内容的“开端”。而预演不同,是对本书的故事梗概,先做预先的简略演绎,所以不是序幕、开端。

红楼梦不落俗套,第一回便写了通灵宝玉的始、终,和甄士隐的一生、结局。甄士隐观花修竹,花是华,竹是朱,是神仙一流人品,却在三月中旬,遭遇劫难,一场大火,毁了家园,结局是子散家亡,得道升仙。我们说过,得道升仙,是人死的委婉说法,在葬礼用词中常见,说是得道了,升仙了,不说死,是华夏文化中常见的忌讳表达。甄士隐的梗概、结局,“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不就是明末的崇祯帝朱由检吗?

红楼梦中角色和反面人物的对应,不是只有一一对应。一角多人,一人多角,在红楼作者的如花妙笔之下,都是小菜,如烹小鲜。这种人物设计,更易个性鲜明,把复杂人物的多个侧面分为不同角色展现,更能突出重点,且不因人性的复杂而出现前后矛盾、引起误解等问题。像元春、探春这样身兼多人的设计,更易规避文字狱,不致对号入座,一下认出几个南明皇帝。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毫无争议的主角儿,所以本书重点不是描述三月甲申之难后的清初、南明时期,而是崇祯时期,当然包括了之前的衰落过程,和之后南明的彻底灭亡。而第一回的甄士隐,其人生经历,乱世背景,和子散家亡,身死国灭的悲惨结果,便藏有所隐真事。

甄士隐在姑苏,同林黛玉的苏州,也属金陵,南京直隶。

姓甄,名费,字士隐。出自《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表面说的是君子之道,甄士隐确是君子;反面也隐了“君”,皇帝。

“嫡妻‘封’氏”,说是“情性贤淑,深明礼义”,但他岳丈封肃,却“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每见面时,“又说些现成话”,竟是无礼又不义!这个“封”氏,谐音“风”,清风,指满清。又是敌人配做夫妇。在《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之后,有“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在姑苏、金陵,本地推为望族的是谁家?朱家!还有比“朱家”更大的“望族”吗?所以说“观花修竹”,华,朱。

女儿英莲,便是香菱,前文解过,是长平公主。英莲之父是崇祯。

甄士隐问“蠢物”,便是通灵宝玉,“后面还有几行小字”,便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前文与李斯所刻篆文的秦传国玉玺比较过,将此宝玉解作“玉玺”。那僧道:“若问此物,到有一面之缘。”说明甄士隐不是一般人,是个与“玉玺”有缘之人。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甲戌本脂批:“隔壁二字极细极险,记清!”隔壁是什么?葫芦庙!葫芦,是胡虏。庙,是朝廷。胡虏朝廷,所以极险,提醒读者“隔壁”,要仔细看。崇祯的“隔壁”,便是金国,胡虏朝廷,在第一回已预演。

贾雨村吟“玉在匮中求善價,钗于奁内待时飞”时,“恰值士隐走来听见”,说明甄士隐与玉、钗,和甄贾、时飞有关。玉求善贾,钗待时飞,玉、钗显然指黛玉、宝钗。下句钗待时飞,出现雨村字,上句玉求善贾,则关甄士隐,也是贾雨村说给甄士隐听的,还是暗示甄士隐和林黛玉的关系。“君子之道费而隐”,甄士隐是君子,读书人都知道:君子如玉。

甄士隐义赠银衣,又说“十九日乃黄道之期”,贾雨村对甄士隐说的这个“十九日”的“黄道之期”,却“并不介意”,未当面表态。但第二天一大早就走了,留下话与和尚转达甄士隐,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显然是强调“十九日”的“黄道之期”,注意“黄道黑道”的话,是“和尚”转达的!是“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后面三月中旬的火灾,也是“和尚”引发的!红楼作者在这些事件中,特意设计了“和尚”来贯穿,“十九日”,“黄道黑道”,三月火灾,都跟“和尚”有关,读者要注意到“和尚”,和“十九日”的“黄道”,不能读到“十九日乃黄道之期”的话“并不介意”!

正月十五,霍启(祸起)丢了甄英莲。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竹篱木壁者,朱木也,因劫数,甄家烧成了瓦砾场。前文说过,崇祯亡国,是满清、农民军、自然灾害的持续打击、内外交困的结果,不是哪个单方面的原因所致。“葫芦庙”是胡虏朝廷,“和尚”是李自成,火灾是自然灾害,涵盖了这个“劫数”的主要方面。为什么说“和尚”是李自成呢?李自成幼年家穷,生活困难,被舍入寺庙当小和尚,名黄来僧。“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这是第二次强调,水旱不收,鼠盗蜂起,还是说“劫数”的这几个原因:水旱不收是自然灾害;耗子在书中一直指雪满的薛家;盗是名词,不是作为“盗香”的动词,是大盗,盗贼,流寇,不是小偷。比如《庄子》中的盗跖,是个“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的大盗,复姓柳下,名跖,人称盗跖,而不称其本姓。“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跟李自成、张献忠是同类人物。这些鼠、盗,“抢田夺地”,不正是崇祯朝满清、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吗?“鼠窃狗偷”,重复强调“鼠”偷窃。书中这些描述,直指甲申之难,以及耗子偷玉。

回头再看“和尚”转达甄士隐“黄道黑道”的话,“十九日”是“黄道”?还是“黑道”?三月十九,李自成破京,大明亡国,崇祯上吊!这个“十九日”,是甄士隐说的,甄士隐为什么说“十九日”?因为甄士隐预演的就是真事隐的崇祯帝。



点击下一个:三生石:木石前盟,缘定三生,此系身前身后事,三生石上旧精魂 + 苏轼的《僧圆泽传》:此身虽异性长存。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9 16: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3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2 18: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三生石+补天石】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三生石:木石前盟,缘定三生,此系身前身后事,三生石上旧精魂 + 苏轼的《僧圆泽传》:此身虽异性长存。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50】



蔡校长早看出三月大火是甲申之难,却把第一回当作序幕,作为戏剧的楔子看待了,这样就把甲申之难看作是红楼梦这本书的开端了,所以说“自明亡始”,“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一脚蹬到明亡之后的清初了,把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都认作是康熙朝的仕清文人,把贾宝玉也认作康熙的太子胤礽,这些我都没法赞同。

甄士隐解注渺渺真人的“好了歌”,最后几句:“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正是明末乱世的概括: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乱烘烘!到头一梦,渺渺真人说“解得切!解得切!”所以说第一回是本书梗概,简略预演,而不是序幕、开端。

随后甄士隐“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一个拄着拐杖的病人,能“飘飘而去”,与其说出家为“道”,不如说得“道”升仙了,明显是用甄费甄士隐之“道”,向读者提示“君子之道费而隐”,这个“道”,仅仅是“君子之道”吗?我看:第一个字便是“君”,皇帝!

第一回便写了:“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这话说的很明了:本书也是“野史”,只是不蹈一辙,不借此套。

“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石头说的很清楚是:真实。在唐寅到乾隆的历史时期,兴衰际遇,是谁“兴”谁“衰”的真实、真传?显而易见,只有明末,明衰清兴。

“此系身前身后事”:此系书中主角的身前身后之事,是“史”!身后:死后,与生前相对,比如陶渊明的“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身前:生前,活着的时候。谁的身前身后事?无疑是宝玉、黛玉之事,即崇祯生前和死后的皇权江山之事,所以说是“史”。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甲戌本在“三生石”旁夹批:“妙!所谓‘三生石上旧精魂’也。”

身前身后事,跟“三生石”一起看,苏轼的《僧圆泽传》记载:

安史之乱时,东都洛阳陷,光禄卿李登死于洛阳,其子李源悲愤,自誓不仕,与僧圆泽交好。一日相约游峨嵋山,圆泽要走长安斜谷的陆路,李源坚持从荆州走水路,于是走荆州,过巫峡,船到南浦时,见一妇人,圆泽哭了,说:“我不想走水路从这里过,就是为这个呀。”李源惊问,圆泽说:“我应当为这王氏妇人之子,我一直躲着不来,今天既然见了,就逃不过了。过三天,你来见我,以笑为信号。十三年后,中秋月圆之夜,杭州天竺寺外,再与公相见。”

李源又悲又悔,到了黄昏之时,圆泽果真死了,李源痛不欲生。三天后,李源到王氏妇人家里去看,婴儿见到李源果然笑了。

十三年后,李源从洛阳赶到杭州赴约,八月十五,在西湖西边的天竺寺外,葛洪川畔,见到一个牧童,扣牛角而歌之曰: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李源问:“泽公健否?”

牧童答:“李公真信士。然俗缘未尽,慎勿相近,惟勤修不堕,乃复相见。”又歌曰: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己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牧童唱完后,便不知去向了。李源后来活到八十岁,死于寺中。

起因还是安史之乱!胡人边将造反,天下大乱,而致李源父丧。

两歌“三生石上旧精魂”、“身前身后事茫茫”的牧童,是圆泽的来生。“三生”源自佛教的因果轮回的学说,是前生、今生、来生。圆泽、李源显然还有前生,苏轼的故事中虽然没讲,读者都能理解,前生是在“安史之乱”前。

神话传说,女娲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成一硕石。女娲将石立于西天灵河畔,石上生出两条神纹,将此大石隔成三段,女娲便封此大石为“三生石”,为此三段命名为前生、今生、来生,并在石身添上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生,遂让“三生石”掌管三世姻缘,所以现在还有成语“缘定三生”。

在红楼梦中,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是黛玉、宝玉的前生。宝黛初会,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所以,黛玉和宝玉是远别重逢,其“木石前盟”,是“缘定三生”。而宝钗的“金玉良姻”显然不是三生姻缘,宝玉把宝钗比作杨贵妃,总是跟“安史之乱”相关,宝钗是个抢夺者、争玉者、偷玉者。

所以说“此系身前身后事”,是书中主角黛玉宝玉的三生之事,跟圆泽、牧童一样,不只是今生之事。甚至可以认为,“绛珠草一株”,和这个“朱”,朱由检崇祯帝,以及林黛玉、甄士隐,都是“此身虽异性长存”的一个人,处于“三生”中不同的某一生。如除去神话成分,作为“野史”来看,本书是写黛玉崇祯的今生,和之前、之后的史事,只是作者写时,把崇祯帝真事隐(甄士隐)去,用了假语。

再看明末袁宏道(1568年─1610年)的诗《三生石》:

此石当襟尚可扪,石旁斜插竹千根。
清风不改疑圆泽,素质难雕信李源。
驱入烟中身是幻,歌从川上语无痕。
两言入妙勤修道,竹院云深性自存。
三生石旁“竹”千根,这个“竹”,这个“朱”,便是红楼梦中的“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

“竹”院云深性自存,是源自“此身虽异性长存”,红楼梦中,也有“竹院”,是哪个院?潇湘馆。

红楼梦里的“三生石”,巧妙地糅合了这些神话、古文、近诗等,既表达了两个主角“缘定三生”,“受命于天”,又暗示了“安史之乱”,竹为来生,林黛玉、甄士隐这些角色,同“朱”的崇祯帝身异性存,本书写的就是这些身前身后之事 ---- “此系身前身后事”。

第一回回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在回目中特意强调:甄士隐“识”通灵宝玉!是梦吗?是幻吗?不真吗?“宝”是“玺”,“宝玉”是“玉玺”,并有“仙寿恒昌”的篆文刻字为证。是甄士隐在梦中?还是读者在梦中?

曹操梦里杀人,杨修叹道:“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是甄?是梦?

是梦?是真?



点击下一个:柳湘莲:崇祯朱由检,为什么打薛蟠?报复“胡虏案”+ 薛蟠碰到龙犄角上了?柳湘莲是惧祸逃走吗?为什么跟薛蟠结拜了生死弟兄?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1-06 11: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3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2 19: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三生石+缘定三生】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三生石:木石前盟,缘定三生,此系身前身后事,三生石上旧精魂 + 苏轼的《僧圆泽传》:此身虽异性长存。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50】



蔡校长早看出三月大火是甲申之难,却把第一回当作序幕,作为戏剧的楔子看待了,这样就把甲申之难看作是红楼梦这本书的开端了,所以说“自明亡始”,“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一脚蹬到明亡之后的清初了,把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都认作是康熙朝的仕清文人,把贾宝玉也认作康熙的太子胤礽,这些我都没法赞同。

甄士隐解注渺渺真人的“好了歌”,最后几句:“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正是明末乱世的概括: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乱烘烘!到头一梦,渺渺真人说“解得切!解得切!”所以说第一回是本书梗概,简略预演,而不是序幕、开端。

随后甄士隐“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一个拄着拐杖的病人,能“飘飘而去”,与其说出家为“道”,不如说得“道”升仙了,明显是用甄费甄士隐之“道”,向读者提示“君子之道费而隐”,这个“道”,仅仅是“君子之道”吗?我看:第一个字便是“君”,皇帝!

第一回便写了:“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这话说的很明了:本书也是“野史”,只是不蹈一辙,不借此套。

“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石头说的很清楚是:真实。在唐寅到乾隆的历史时期,兴衰际遇,是谁“兴”谁“衰”的真实、真传?显而易见,只有明末,明衰清兴。

“此系身前身后事”:此系书中主角的身前身后之事,是“史”!身后:死后,与生前相对,比如陶渊明的“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身前:生前,活着的时候。谁的身前身后事?无疑是宝玉、黛玉之事,即崇祯生前和死后的皇权江山之事,所以说是“史”。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甲戌本在“三生石”旁夹批:“妙!所谓‘三生石上旧精魂’也。”

身前身后事,跟“三生石”一起看,苏轼的《僧圆泽传》记载:

安史之乱时,东都洛阳陷,光禄卿李登死于洛阳,其子李源悲愤,自誓不仕,与僧圆泽交好。一日相约游峨嵋山,圆泽要走长安斜谷的陆路,李源坚持从荆州走水路,于是走荆州,过巫峡,船到南浦时,见一妇人,圆泽哭了,说:“我不想走水路从这里过,就是为这个呀。”李源惊问,圆泽说:“我应当为这王氏妇人之子,我一直躲着不来,今天既然见了,就逃不过了。过三天,你来见我,以笑为信号。十三年后,中秋月圆之夜,杭州天竺寺外,再与公相见。”

李源又悲又悔,到了黄昏之时,圆泽果真死了,李源痛不欲生。三天后,李源到王氏妇人家里去看,婴儿见到李源果然笑了。

十三年后,李源从洛阳赶到杭州赴约,八月十五,在西湖西边的天竺寺外,葛洪川畔,见到一个牧童,扣牛角而歌之曰: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李源问:“泽公健否?”

牧童答:“李公真信士。然俗缘未尽,慎勿相近,惟勤修不堕,乃复相见。”又歌曰: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己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牧童唱完后,便不知去向了。李源后来活到八十岁,死于寺中。

起因还是安史之乱!胡人边将造反,天下大乱,而致李源父丧。

两歌“三生石上旧精魂”、“身前身后事茫茫”的牧童,是圆泽的来生。“三生”源自佛教的因果轮回的学说,是前生、今生、来生。圆泽、李源显然还有前生,苏轼的故事中虽然没讲,读者都能理解,前生是在“安史之乱”前。

神话传说,女娲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成一硕石。女娲将石立于西天灵河畔,石上生出两条神纹,将此大石隔成三段,女娲便封此大石为“三生石”,为此三段命名为前生、今生、来生,并在石身添上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生,遂让“三生石”掌管三世姻缘,所以现在还有成语“缘定三生”。

在红楼梦中,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是黛玉、宝玉的前生。宝黛初会,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所以,黛玉和宝玉是远别重逢,其“木石前盟”,是“缘定三生”。而宝钗的“金玉良姻”显然不是三生姻缘,宝玉把宝钗比作杨贵妃,总是跟“安史之乱”相关,宝钗是个抢夺者、争玉者、偷玉者。

所以说“此系身前身后事”,是书中主角黛玉宝玉的三生之事,跟圆泽、牧童一样,不只是今生之事。甚至可以认为,“绛珠草一株”,和这个“朱”,朱由检崇祯帝,以及林黛玉、甄士隐,都是“此身虽异性长存”的一个人,处于“三生”中不同的某一生。如除去神话成分,作为“野史”来看,本书是写黛玉崇祯的今生,和之前、之后的史事,只是作者写时,把崇祯帝真事隐(甄士隐)去,用了假语。

再看明末袁宏道(1568年─1610年)的诗《三生石》:

此石当襟尚可扪,石旁斜插竹千根。
清风不改疑圆泽,素质难雕信李源。
驱入烟中身是幻,歌从川上语无痕。
两言入妙勤修道,竹院云深性自存。
三生石旁“竹”千根,这个“竹”,这个“朱”,便是红楼梦中的“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

“竹”院云深性自存,是源自“此身虽异性长存”,红楼梦中,也有“竹院”,是哪个院?潇湘馆。

红楼梦里的“三生石”,巧妙地糅合了这些神话、古文、近诗等,既表达了两个主角“缘定三生”,“受命于天”,又暗示了“安史之乱”,竹为来生,林黛玉、甄士隐这些角色,同“朱”的崇祯帝身异性存,本书写的就是这些身前身后之事 ---- “此系身前身后事”。

第一回回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在回目中特意强调:甄士隐“识”通灵宝玉!是梦吗?是幻吗?不真吗?“宝”是“玺”,“宝玉”是“玉玺”,并有“仙寿恒昌”的篆文刻字为证。是甄士隐在梦中?还是读者在梦中?

曹操梦里杀人,杨修叹道:“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是甄?是梦?

是梦?是真?



点击下一个:柳湘莲:崇祯朱由检,为什么打薛蟠?报复“胡虏案”+ 薛蟠碰到龙犄角上了?柳湘莲是惧祸逃走吗?为什么跟薛蟠结拜了生死弟兄?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1-06 11: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3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2 20: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袁宏道 - 明代文人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添加义项
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

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世人认为袁宏道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

基本信息
本名
袁宏道


中郎,一字无学


石公、又号六休

所处时代
明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湖北公安县


出生日期
1568年12月23日

逝世日期
1610年10月20日

主要作品
《袁中郎全集》《徐文长传》《袁中郎集笺校》

主要成就
"公安派"代表人物,提出性灵说

兄弟
兄袁宗道、弟袁中道

主张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目录
1人物生平
2思想
3个人作品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折叠科场失意
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十二月六日 ,袁宏道生于湖广荆州府公安县长安里(今湖北公安),出身官宦家庭。少年时期生活富裕,在万莹、王辂等名师的教育下,非常善于诗文。袁宏道十六岁为诸生,即在城南组织文社,自为社长,除攻读八股制义外,倾心诗歌古文,"有声里中", 社友年三十以下者,皆尊袁宏道为师,"奉其约束,不敢犯" 。二十一岁时中举人,但赴京会试却名落孙山。

科场的失意,未免使袁宏道颇多自伤不遇之感,他在《花朝即事》等诗中,浩叹孤寂愁闷与落落寡欢。在长兄袁宗道的影响下,袁宏道开始从禅宗中寻求精神寄托,以禅诠儒,豁然大悟。他把自己的心得写成《金屑》,并到麻城拜访李贽,两人说文谈禅,十分相得。李贽称赞他"识力胆力,皆迥绝于世,真英灵男子,可以担荷此一事耳",并赠诗曰:"诵君《金屑》句,执鞭亦忻慕。早得从君言,不当有《老苦》。"在李贽离经叛道思想的启迪下,袁宏道视野大开,"始知一向掇拾陈言,株守俗见,死于古人语下,一段精光不得披露"。从此,他决心改变诗文创作之风,"能为心师,不师于心;能转古人,不为古转。发为语言,一一从胸襟流出", 而卓然独立。

折叠为官地方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袁宏道中进士,但没有立即被朝廷委派官职。然而仕途之门已入,他多年的愿望总算实现,因此心情舒畅,在家乡石浦河畔,袁宏道时常与亲友相聚,吟诗饮酒,谈禅遨游,悠闲自得。他这时候对文坛上的复古运动已深表不满,认为诗文应当随意而发,不应模拟蹈袭,作茧自缚。在《答李子髯诗》中,袁宏道写道:"若问文章事,应须折此心。""草昧推何、李,闻知与见知。机轴虽不异,尔雅良足师。后来富文藻,诎理竞修辞。挥斤薄大匠,裹足戒旁歧。模拟成俭狭,莽荡取世讥。直欲凌苏柳,斯言无乃欺。当代无文字,闾巷有真诗。却沽一壶酒,携君听《竹枝》。 "在他看来,复古之作不如民间俚曲。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袁宏道被选为吴县(今属江苏)县令。在任上,他判案果断,与民方便,颇受地方拥戴。然而也招致当道者的不满,加上吏事繁杂,难得清闲,他觉得"人生作吏甚苦,而作令为尤苦,若作吴令则其苦万万倍,直牛马不若矣" 。因此,第二年他便托故辞职。

折叠游览著述
为了消除胸臆的不快,袁宏道离开吴县后并没有立即回乡,而是遍游东南名胜,徜徉于无锡、杭州、绍兴、桐庐、歙县佳山秀水间,与友人陶望龄、潘景升等诗酒酬答,奇文共赏。三个多月,"无一日不游,无一游不乐,无一刻不谈,无一谈不畅",而且"诗学大进,诗集大饶,诗肠大宽,诗眼大阔" 。尤其是当他在杭州读到徐渭遗稿《阙编》时,"不觉惊跃","如魇得醒",为徐渭"恣臆谈谑,了无忌惮"的诗风所倾倒 ,从而愈加对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的复古文风表示不满,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主张,要求诗文创作必须"从自己胸臆流出",写出更多的"本色独造语" ,反对一味追求缺乏真实情感的复古模拟。

他抨击复古派笼罩的文坛扼杀了创作的生机,指出秦汉作者与盛唐诗人多变的创作手法才是后人学习的楷模,不然舍本逐末,仅仅以"剿袭模拟,影响步趋",就会将诗文创作引入死路,流于形式,而起不到诗文言志的作用。袁宏道尖锐地指出,复古派及其末流的拟古之作,犹如"粪里嚼渣,顺口接屁,倚势欺良,如今苏州投靠家人一般。记得几个烂熟故事,便曰博识;用得几个见成字眼,亦曰骚人。计骗杜工部,囤扎李空同,一个八寸三分帽子,人人戴得。以是言诗,安得而不诗哉!"

除公开反对复古派末流的文风外,袁宏道还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来推动文体的解放。他写下《逋赋谣》《竹枝词》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通俗而清新,隽秀而活泼;又写下《虎丘》《灵岩》《湘湖》《西湖》等数十篇游记,状物抒情,毫无雕饰之弊,"俱从真源中溢出,别开手眼,一扫王、李云雾,天下才人文士始知疏瀹心灵,搜剔慧性,以荡涤摹拟涂饰之病" 。

折叠北上进京
东南游归,袁宏道携眷属暂寓仪征,在这运河孔道与南北文友赋诗谈文,宣传自己的"性灵说"。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起为顺天府(今属北京)教授。次年迁国子监助教。第三年补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

北京毕竟是明朝文化中心所在,袁宏道在京中得以博览公家收藏的丰富图籍,又和谢肇淛、黄辉及兄袁宗道、弟袁中道等结为"葡萄社",在城西崇国寺品评诗文,论古说今,颇感闲适快乐。他一方面通过广泛阅读、交友讨论,逐渐纠正以前"偏重悟理",过分强调自我的倾向,"遂一矫而主修,自律甚严,自检甚密,以澹守之,以静凝之" 。另一方面,他对复古派末流的批驳也更有力度和深度。

袁宏道系统地分析了唐宋诗文的风格,认为:"如元、白、欧、苏,与李、杜、班、马,真足雁行。坡公尤不可及,宏谬谓前无作者。而学语之士,乃以诗不唐、文不汉病之,何异责南威以脂粉,而唾西施之不能效颦乎!" 他还说:"宋人诗,长于格而短于韵,而其为文,密于持论而疏于用裁。然其中实有超秦汉而绝盛唐者。 "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进行了具体的批驳,使文风得以扭转。钱谦益后来在评论袁宏道的影响时,称他推动文风的转变,使诗文创作出现生机,"其功伟矣" 。

折叠潜心文学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袁宏道因兄袁宗道去世,乃上《告病疏》请假归。他筑"柳浪馆"于公安城南,终日与少年旧友吟诗作文,寄趣山水。他还游武当山、桃源县等名胜,对接青引黛的大自然发出由衷的赞叹,并且钦慕陶潜能悟彻人生,于长林丰草间寻求自适,"宁乞食而不悔" 。袁宏道在柳浪湖一住就是六年,直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才返京任职。

袁宏道返京后,究心戏曲、小说研究,他称赞《金瓶梅》《水浒传》《四声猿》等作品,认为它们能"意气豪达",脱去传统窠臼,别开生面。袁宏道著《觞政》,谈论酒文化等,并将嘉靖以来的这些新意盎然的小说、戏曲与儒家经典相提并论,给予高度的评价。不久,袁宏道迁吏部验封司主事,官至吏部考功员外郎。他一度主持陕西乡试,乘兴游嵩山、华山,写下笔墨浑厚蕴藉的游记与诗歌,"极一唱三叹之致" 。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袁宏道以吏部验封司郎中告归。此时公安正值大水,他卜居沙市,筑砚北楼,以便晚年在此"息影卧游",游艺诗书,"疏瀹性灵" 。但不久患病不起,竟于同年九月六日遽然去世 ,终年四十三岁。

折叠编辑本段思想
折叠文学思想
袁宏道在明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与兄宗道、弟中道时号"三袁",被称为"公安派",宏道实为领袖。他有一套系统的理论,成为公安派文学纲领:

①反对盲目拟古,主张文随时变。他在《与江进之尺牍》中说:"世道既变,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也,亦势也。"在《雪涛阁集序》中说:"唯识时之士,……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为此,他强调文学要随时代而变化,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倾向。

②文随时变的目标是存真去伪,抒写性灵。他在《行素园存稿引》中说:"古之为文者,刊华而求质,敝精神而学之,唯恐真之不及也。"在《叙曾太史集》中,言明自己文章的特点是"真",并指出"真"就是"直写性情"。在《叙小修诗》中,通过对袁中道诗歌的评论,强调诗文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这就形成"性灵说",是公安派文论的核心。

③所谓"性灵",能导致文章的"趣"和"韵",而它们是由"无心"或"童子之心"得来的。他在《叙陈正甫会心集》中指出,"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又说:"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他说的"性灵",是排除了"理"(思想)的感情活动,是下意识的直觉。它与李贽的"童心说"极为接近。

④他认为民间的通俗文学正是"无闻无识"的"真声",而加以推崇。他在《叙小修诗》《陶孝若枕中呓引》等文章里都有这方面的论述。"要以情真而语直,故劳人思妇有时愈于学士大夫,而呻吟之所得,往往快于平时。"总的看来,宏道的文艺思想颇为复杂,他的"性灵说",比其兄宗道的"学问说"影响更大;在打破封建思想束缚,扫除前、后七子拟古文风,变粉饰为本色,变公式为率真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更大。但他提倡的"性灵",无视社会实践和思想理论对创作的决定意义,对他自己的创作,特别是晚期文风,产生了消极后果。

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实为中坚,是实际上的领导人物,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

折叠佛学思想
习禅由精猛到稳实

万历十九年,袁宏道闻李贽"冥会教外之旨",造访李贽,两人相谈甚洽,李贽以诗相赠,且留住"三月余"。他们相互商证也是以佛禅为契的,李贽"诵君《金屑》句,执鞭亦忻慕。早得从君言,不当有《老苦》。"宏道的佛学造诣主要在于净土,但是,深为李贽推赞的《金屑编》就是一部禅学著作,可见其对禅学有所体悟,他在《金屑编自叙》中自谓曾"遍参知识,博观教乘,都无所得,后因参杨岐公案,有所发明。"于是拈出经文、语录,而加以颂古或评倡,共七十二则,是宏道的参禅心得。在其对前代宿德的推奉之中,亦可见其对禅学的基本态度。他对《坛经》也颇有研究,曾作《六祖坛经节录》《坛经节录引》等。其倡求文学新论,也与受佛禅的濡染有关。

"白首庞公是我师"

虽然袁宏道对李贽十分崇奉,以至抠衣称弟子,但在致李贽的尺牍之中,论及佛禅的内容寥寥。值得注意的是,他对于禅门居士庞蕴曾屡屡提及。这或许与李贽有关,李贽亦推崇庞蕴,曾云:"庞公,尔楚之衡阳人也,与其妇庞婆、女灵照同师马祖,求出世道,卒致先后化去,作出世人,为今古快事。"因此,师习李贽与称引庞蕴是一致的。通过宏道论庞蕴,可以看到其论禅的特色。

宏道对古代佛教中人称引最多的当数庞蕴,且无论前期的论禅还是后期的持净,对庞蕴都极为推崇,时间跨度达十一年之久。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十六次称引,除一次之外,都在诗中。二、直接以"庞公"称代"禅",如《闲居杂题》其二"酒障诗魔都不减,何曾参得老庞禅。"《述内》:"陶潜未了乞儿缘,庞公不是治家宝。"《乙已初度口占》:"蛮歌社酒时时醉,不学庞家独跳禅。"或以"庞公"自况,如《和散木韵》其二"禅锋示妻子,输我作庞公。"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从《景德传灯录》及《唐诗纪事》中有关对庞蕴的记载来看,除留下了一些机敏的机锋偈颂外,并无专门的佛学著作。这与同时的希迁有《参同契》、道一有《大寂禅师语录》《马祖道一禅师广录》传世不同,可论的仅是他的出、处态度,对其佛学思想很难详论。因此,文中论述很少而不像对马祖那样列为接武先秦儒学,下启王学的关键人物。另一方面,对庞蕴又是极其推崇的。这主要是因为袁宏道的立身态度、佛学观点与庞蕴一致。首先,庞蕴传世著作并不多,但与希迁论对问答之后,写下了一首著名的禅偈:"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没张乖。朱紫谁为号,北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最后两句几乎成了祖师禅随缘任运宗风的典型表述。这与马祖所谓"平常心是道"完全同一。他将人的自然、现实的生活要求与玄妙的佛理统一起来,人的欲求被合理化、中国佛教被人化了。这对深受明代启蒙思潮沐染,习禅而又任运,"一帙《维摩》三斗酒,孤灯寒雨亦欢欣"的袁宏道来说,不啻是隔世知音。其次,庞蕴是一居士:不剃染,不出家,袁宏道也"是释长鬓须",认为"佛不舍太子乎?达磨不舍太子乎?当时便在家何妨,何必掉头不顾,为此偏枯不可训之事?"因此,对于袁宏道来说:"庞家别有一枝灯",对其推崇备至,以师尊之:"白首庞公是我师。"再次,庞蕴诗偈虽现存不多,但宋代时还有三百余篇,明代时数量也许相当可观。同时,从现存的七首来看,虽然不无枯燥之憾,但直白浅显的风格与袁宏道诗作的浅露有相似之处。其中第七首写得还不无情趣:"焰水无鱼下底钩,觅鱼无处笑君悉,可怜谷隐老禅伯,被唾如何亦见羞。"因此,袁宏道将庞蕴的偈颂与白居易的诗视为同类,曰:"销心白傅诗,遣老庞公偈。"袁宏道受白居易的影响很明显(且有摹拟之作),对庞蕴的推崇之理自可推绎。

以上所述主要是袁宏道前期思想与庞蕴的契合点,而后期的学术、文学思想有所变化,佛学思想以修净为主,但仍推崇看话禅,贬斥的仅是所谓"默照邪禅"。对庞蕴的态度一仍其旧,个中原因与看话禅有关。看话禅始于宗杲,一般认为溯其源可直至赵州从谂。其实从谂之前的庞蕴则首先揭橥了看话禅的端绪。《五灯会元·庞蕴居士传》有这样一段记载:"(庞蕴)尝游讲肆,随喜《金刚经》,至'无我无人'处致问曰'座主!既无我无人,是谁讲谁听?'主无对。"明代秀天端禅师主要参"谁"字,明清之际莲池之后,净土念佛之风大盛,清代以参"念佛是谁"为最普遍。这明显可溯源于庞蕴。因此,推崇看话禅是袁宏道后期仍然推举庞蕴的一个重要原因。

斥默照禅而崇看话禅

万历二十七年以后,袁宏道对佛教以修净为主,而反对所谓"禅学之弊"。首先反对"狂禅之滥",万历三十一年前后,又转向对"小根魔子"的否定,认为"小根之弊,有百倍于狂禅。""小根"原是指受小乘教的根性,虽然宏道云:"此等比之默照邪禅,尚隔天渊。"但据"日间挨得两餐饥,夜间打得一回坐,便自高心肆臆。"及"若遇杲公,岂独唾骂呵叱而已。"可知,"小根",在袁宏道看来原本于默照禅。默照禅的倡导者正觉强调寂然静坐,息虑静缘,处于无思虑的直觉状态之中。与此相对立的大慧宗杲则攻击其为"闭眉合眼,做死模样" ,是"鬼家活计"。宗杲倡导的看话禅则要求从古德话头中参悟,视古德话头为"工夫"曰:"承日用不辍做工夫,工夫熟则撞发关捩子矣"。袁宏道称宗杲为"杲公",称引宗杲的次数仅次于庞蕴,且都在文中,将宗杲所论视为不刊之论:"妙喜(即大慧宗杲)与李参政书,初入门人不可不观。书中云:'往往士大夫悟得容易,便不肯修行,久久为魔所摄。'此是士大夫一道保命符子,经论中可证者甚多。"同样,在《珊瑚林》中也常有推崇看话禅和大慧宗杲之论,如他云:"参禅将彻时,惟守定一个话头,便是真工夫,若舍话头而别求路,必难透脱矣。"宏道后期于禅学尚稳实,他认为参禅需是利根人所为,钝根人入不得,但是,聪明过人者一般少有所得,这是因为这些人稍稍有悟,便为自得,因此,他们的所得并不能满足他们聪明的分量,而宏道认为,大慧宗杲则是不断参悟,以满其聪明分量的典范,他在与众人同时颖悟以后,"大慧自以为未得,又参三十余年,方大彻。"宏道认为,这才是大慧的聪明过人处。大慧宗杲的看话禅在明末甚为流行,云栖、紫柏、德清这些高僧或推敬,或以之作为修行方法,士林中人也多受大慧的禅法所影响,看话禅成为晚明期间的禅法主流。大慧参"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话头,实质即是要激发疑情,对此,宏道也基本承绪了前人的参禅路径,是一种摒除知解的一种体悟方式。他与石篑的尺牍中云:"世岂有参得明白的禅?" 即是此意。他乃至这样描述了参禅与道理的互碍:"参禅人须将从前所知所能的道理及所偏重习气、所偏执工夫,一一抛弃,略上心来,即与斩绝,如遇仇人相似!"当向其问及参禅三要时,云:"参禅的无别法,只是一些道理不上心来,一毫意见学问不生此,即有六七分了。"这些都是禅宗传统的直觉体悟、言语道断的宗风。禅家由达摩的"安心无为,形随运转"和慧能"但行直心,不着法相"等人生态度发展成了随缘任运的禅风,而宏道也认为道本平常,"别无奇特,唯平常行去便是。"对当时的参禅者"或行苦行,或习静定,或修福德"的求道行为不以为然。由此可见,宏道于禅学并无多少新见,值得注意的是,宏道自万历二十七年以后,基本的学术取向是禅净合一,但他谈禅时更多地透示出对前期思想的回归,论净时,则常常是对早期思想的悔悟。在后期论禅之时,仍可见到一个英姿卓荦的宏道,可见其前后思想的连贯与顾盼。我们在其作于万历三十二年的《珊瑚林》中,既可见其对道理闻见的不屑一仍其旧,即使是尚求狂狷的人格取向也在谈禅之时再次表现了出来,云:"今之慕禅者其方寸洁净,戒行精严,义学通解,自不乏人。我皆不取,我只要得个英灵汉担当此事耳,夫心行根本岂不要净?但单只有此总没干耳。此孔子所以不取乡愿而取狂狷也。"显然,他得于禅学的是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他那说得破、道得出,字句之中"有一段逸气挟之而行,一种灵心托之而出"的作品以及诗文理论,与其对禅学的独特体悟正相符称,因此,他认为禅当是利根之聪明人所为,而敢于担当的"胆气"对于禅法更为重要,云:"有聪明而无胆气,则承当不得;有胆气而无聪明,则透悟不得。胆胜者,只五分识可当十分用;胆弱者,纵有十分识只当五分用。"而这些后期的谈禅之论,了无"稳实"、修持的痕迹。

宏道之崇尚净土,主要表现在《西方合论》之中,而《宗镜摄录》《珊瑚林》都作于《西方合论》之后,延寿的《宗镜录》是一部广延天台、贤首、慈恩教义以证明禅理深妙的著作,宏道作《宗镜摄录》也可见其在《西方合论》之后,又有一个向禅学复归的过程,对此,《珊瑚林》中有这样一段明白无误的记述:

问:"先生往年修净土是何见?"

答:"大凡参禅而寻别路者皆系见未稳故。"

不难看出,宏道在作《西方合论》,"寻别路"而推信净土之后,又生"见未稳"的悔悟,"往年修净"即含有当下复归禅学的潜台词。在《西方合论》之后所作的《珊瑚林》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他谈论净土的内容,而一以谈禅为务,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万历三十一年给陶周望的尺牍中也有所流露,他对"狂禅之滥,偶有所排,非是妄议宗门诸老宿。"而主要是认为李贽的禅法偏重悟理,尽废修持,不够稳实而已,宏道对狂禅的不满,也是以救宗门之弊的姿态出现的。而当时的"小根魔子",则是目无古宿,"日间挨得两餐饥,夜间打得一回坐,便自高心肆臆。"乃至大慧、中峰等人也受其疑谤,在宏道看来,这无异于背弃禅门宗风,宏道重又护卫禅学当与此不无关系。诚如他与陶周望所言:"弟学问屡变,然毕竟初入门者,更不可易。"对于佛学,宏道"少志参禅,根性猛利,十年之内洞有所入",恰恰是首先自禅门而入的。而宏道在主张持修净土之后,又作《宗境摄录》,这也足可见宏道修净而不废禅。《宗镜摄录》虽然与《西方合论》的立论基点稍有不同,一是以禅为主,一是以净为要,但是,两者都是因为当时"专称聪明,惟寻见解","轻狂傲慢,贡高恣睢,口无择言,身无择行"的禅风而发的。

重经教、尚义学而作《宗镜摄录》

袁宏道高卧柳浪期间,闲静悠然,曾以较长的时间"于贝叶内研究至理。"研习永明延寿所著《宗镜录》,"逐句丹铅,稍汰其烦复,摄其精髓",成《宗镜摄录》一书。由此可见,宏道在著《西方合论》,意欲修持净土之后,并未舍弃禅学,期间还"日课《宗镜》数卷,暇即策蹇至二圣寺宝所禅室晏坐,率以为常。"同时也可见重经教、重义学,沉潜内敛是宏道这一时期基本的学术取向。这与延寿撰著《宗镜录》的旨趣正相契合。

延寿是法眼文益的法孙,法眼曾作颂云:"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闹;欲免心中闹,但知看古教。"这是针对当时和禅师们轻视义学,落于空疏而发的。延寿也承绪了这一思想并以之作为《宗镜录》的创作缘起。《宗镜录》卷四十三云:"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专己见,不合圆诠"便是对不重经教的禅风而言。宏道此时也反对游谈无根的空疏之学,他与延寿为救宗门极弊而作《宗镜录》《万善同归》一样,也通过《宗镜摄录》求"稳实"之学。他在回答他人"看《宗镜》便觉快活,至参话头便冷谈,又觉费力,奈何看?"的问题时,将《宗镜》与参禅视为绝然不同的两种参悟方式,云:"《宗镜》乃顺事,如放下水舟,顺快无量,然示免有障悟门,若参话头乃逆事,如百丈滩,泝流而上,其间高橹 笮又不用,故参禅者,才隔丝毫犹属费力,决无快活省力之理。"不但如此,《宗镜录》还与参禅互碍,云:"《宗镜录》乃参禅之忌,祖师公案及语录乃参禅之药。"但袁宏道对《宗镜录》并不满意,对延寿亦时有贬词,以至认为永明延寿"见地未真","道眼未明",这并不是说袁宏道反对延寿救宗门之弊、标举"一心为宗"的意旨,而只是不满于《宗镜摄录》卷帙浩繁而"愈讲愈支,愈明愈晦"而已。《宗镜录》共达一百卷之多,通读全书的人并不多见,因此,雍正时又"录其纲骨,刊十存二",编为《宗镜大纲》一书以便阅读。宏道作《摄录》缀摄其要,以明"道眼"。该书虽然今已遗佚,但是,据《明史·艺文志》载,凡十二卷。中道在《宗镜摄录序》中谓之:"词约义该",较之延寿原作"爪甲粗删,血脉自如。"寒灰等人从吴中到柳浪,因爱其书,曾手抄一过携去,可见宏道摄录甚精,篇制不宏。由此也可见宏道作此书的意趣所在。

宏道平生共节录过两部经论,一部是《六祖坛经》,一部是《宗镜录》,所作的目的一是因怀疑有人增伪而删削,一是因烦冗而裁汰,但是,佛教经论中可堪疑问的甚多,宏道唯独对这两部用功甚勤, 这当然反映了他的学术所尚。而重视延寿,除了与以义学补当时空疏不实的禅风有关而外,还与禅、净合一有关。延寿提出有名的四料简:"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当来作佛祖。"继承了慈愍的禅净兼修之风。袁宏道推举延寿也基于此,云:"永明既悟达磨直指之禅,又能致身于极乐上品,以此解禅者之执情,以此为末法之劝信,是真大有功于宗教者。""极乐上品"即指净土法门。他作《西方合论》,与延寿的思想正相顾盼,云:"《西方合论》一书,乃借净土以发明宗乘,因谈宗者不屑净土,修净者不务禅宗,故合而论之。"

究竟宏道对禅宗自觉是否有得?这是论及宏道佛学思想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宏道于净业有自撰的《西方合论》。于禅宗虽然也有《金屑编》《六祖坛经节录》《宗镜录》,但是,前者是"拈出古宿"语录,"一一提唱,聊示鞭影"而已,宏道往往以一些简括形象的文字加以评唱,如他举"云门因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日里看山。"宏道评唱道:"垛生招箭"。"看山好,莫被白云瞒了。平芜尽处晓烟攒,天涯一点青山小。"如此等等,其中虽然多机敏的智趣,但并无多少系统的理论,这与《西方合论》明显有别。而《六祖坛经节录》《宗镜摄录》则均为删节前人的著作。关于宏道于禅宗多有所得,论者往往引用其于万历二十五年给张幼于信中的一段话:"仆自知诗文一字不通,唯禅宗一事,不敢多让。当今勍敌,唯李宏甫先生一人。"但万历二十四年给曹鲁川的信中却说:"走弱冠即留意禅宗,迄今无所得。"两说判若天壤,究竟何说为实?我认为,袁宏道于禅学主要是因袭了李贽的思想而已,并无多大发明,与张幼于所言,是意气之论,而非平允的陈述,为此这里有必要作一辨析。

张幼于,名献翼,一名敉,字幼于。著《文起堂正续集》《周易韵考》等,时贤王世贞对其评价甚高,曾为其作《文起堂续集序》《文起堂新集序》《周易韵考序》《张幼于生志》等文,谓其"藻颖绝世",又云:"余读幼于私语,远本天道,迩证人事,上标先德,下述已构,哲昆懿交,纤善毕罗。"钱谦益:"(幼于)晚年与王百谷争名,不能胜,颓然自放,与所厚善者张生孝资,相与点检故籍,刺取古人越礼任诞之事,排日分类,仿而行之。或紫衣挟伎,或徒跣行乞,遨游于通邑大都,两人自为俦侣,或歌或哭。"王世贞也谓其"晚节虽小异趣"从万历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写这封信之前,给张幼于的信另有三通,并赠诗一首,为张幼于诗、箴铭题识两次。而根据袁宏道《识张幼于箴铭后》所述得知,张氏早年并非颓然自放,而是"淳谦周密,恂恂规矩","不失为儒生"乃至"建牙握节之使,邦君大夫与缙绅逢掖之贤豪长者,多幼于所故识,即非故识而耳幼于名者,亡不延颈愿结欢张先生。"与袁宏道性格并不相似。宏道认为人各有性格,不必效颦学步,强求划一,因此,陆云龙谓其"真幼于知己",可见其交谊甚笃。但从万历二十五年袁宏道给幼于的信,我们可以看到两人的交谊已不复存在,由此信可知,宏道与幼于之隙主要有三:其一,张幼于认为袁宏道诗似唐人,袁宏道虽说"此言极是",实则对其所论大为不满,云:"幼于所取者,皆仆似唐之诗,非仆得意诗也。夫其似唐者见取,则其不取者断断乎非唐诗可知。既非唐诗,安得不谓宏道自有之诗,又安得以幼于之不取,保宏道之不自得意耶?仆求自得而已,他则何敢知。近日湖上诸作,尤觉秽杂,去唐愈远,然愈自得意。昨已为长洲公觅去发刊,然仆逆知幼于之一抹到底,决无一句入眼也。"由于宏道是以独抒性灵、不慕古法而誉著文坛的,因此,幼于取宏道似唐之诗,而摒弃其自得之作,这是宏道与幼于的根本分歧。其二、万历二十四年,袁宏道曾赠张幼于诗一首,云:"家贫因任侠,誉起为颠狂,盛事追求点,高标属李王。鹿皮充卧具,鹊尾荐经床。不复呼名字,弥天说小张。"宏道尚狂狷而恶乡愿,因此,袁本意是赞誉张,不意张对此颇为不满,于是袁在此信中对"颠狂"进行了详细辩解,云:"狂为仲尼所思,狂无论矣。"对"颠"则以普化、周颠、米颠为例,但普化等人都是智者佯颠而已,很显然"誉起为颠狂"本是恭赞之语。而"夫仆非真知幼于之颠狂"一句,足可说明袁宏道对张幼于已甚为不恭了。其三,关于"吴侬不解语"一事,宏道在致王百谷的信中曾言及在吴与诸名士在一起"以吴侬不解语"而不能论禅为恨。张幼于则认为指的是自己,因此,袁宏道解释此事"尤与幼于无交涉,"并毫不客气地说吴中无谈性命名理之人,幼于也不例外,曰:"幼于自负能谈名理,所名者果何理耶?他书无论,即如《敝箧》诸诵,幼于能一一解得不?如何是'下三点',如何是'扇子跳悖上三十三天',如何是'一口汲尽西江水'?幼于虽通身是口,到此只恐亡锋结舌去。"紧接着便是袁宏道对禅宗十分自负的这段话,由这样的语言环境可以看出,这段话是负气炫耀之言,并非平心之论。据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载:"万历甲辰,年七十余,携妓居荒圃中,盗逾垣杀之。"万历甲辰即万历三十二年,即宏道写此信之后七年,张幼于才被击杀身亡,这其间再无一次通信,与以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足见此信是袁、张反目的标志。因此,袁宏道前期于禅学主要是师习李贽的"狂禅",其后虽然对狂禅、"默照邪禅"、"小根魔子"有所批难,但是,其禅学意趣仍是传统的看话禅、杨歧公案的内容。

修净作《西方合论》

袁宏道在万历二十七年前后,对习禅无所获而感到苦恼,表示要皈依净土。在《答无念》中说"若生与公,全不修行,我慢贡高,其为泥犁种子无疑,此时但当恸哭忏悔而已。……公如退步知非,发大猛勇,愿与公同结净侣;若依前只是旧时人,愿公一字亦莫相寄,徒添戏论,无益矣"。无念是麻城龙湖芝佛院住持,服膺李贽的佛禅思想,执弟子之礼。由此可见,袁宏道与李贽的佛禅思想发生了分歧,而次年在给李贽的尺牍中也表示了依归净业之愿,云:"白业之本,戒为津梁。"企盼李贽以语言三昧,发明持戒因缘,弘扬净土是"救世之良药,利生之首事。"在这一尺牍中,宏道竭诚为净土辩解,引述孔子"下学而上达"及枣柏大士"其知弥高,其行弥下。"以说明修行持戒,即是向上事。与其相对立的则是"彼言性性心,言玄言妙者,皆虚见惑人,所谓驴橛马桩者也。"这无异于是对卓吾禅的直接论难。

宏道由禅入净,除了与其有感于禅学"尚欠稳实",及晚明净土称盛的因素之外,还与禅净固有的理论联系有关。净土的思想虽渊源于佛陀时代的念佛与升天的思想,但由于在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时代是出家僧团领导整个佛教,而偏于在家众信仰的净土自然隐没无光,直到《般若经》出现后,净土的处境才稍有改观。因为《般若经》的诸愿之中有与净土相应的思想,而禅宗五祖以下诸禅师传心法的正本就出于《大般若经》中的第九会,因此,禅、净本身就具有联系。同时,净土的实相念,即是入第一义心,观佛法身实相,所得三昧,是真如三昧,这一法门,本属于禅。所以禅净可以相即相入、互摄互融。再者,净土宗在唐代有三大流派,即慧远派、善导派和慈愍派。其中的慈愍派主张禅净双修、念佛经生。而明代高僧祩宏、智旭都遥承慈愍派的宗风,这也是晚明禅净合流之风特盛的重要原因。袁宏道的禅、净之变就是形成于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之下。这时,他认为最富宗教精神、最具宗教情怀者还是净土。袁宏道前期所习主要是李贽"狂禅",而李贽认为"率性而行,不拘小节,方是成佛作祖的根基。"因此,袁宏道认为净土称名念佛是"稳实"的工夫,"净土如筑土御水,厚则不溃。"而禅则"不可行不可知"。

宏道的《西方合论》作于万历二十七年,其创作缘起,在《西方合论引》中有这样明确的表述:"永明为破狂慧之徒,言万善之总是。灭火者水,水过即有沈溺之灾,生物者日,日盛翻为枯焦之本。如来教法,亦复如是。五叶以来,单传斯盛,迨于今日,狂滥遂极,谬引惟心,同无为之外道,执言皆是,趋五欲之魔城。"宏道自谓十年学道也堕此狂病,后触机省发,而遂简尘劳,归心净土,由此而撰成《西方合论》。

宏道归心净土,与被奉为莲宗第八祖的云栖祩宏不无关系。如前所述,祩宏是晚明四大高僧之一,他早年也曾有过"屡冠诸生"的习儒经历,三十二岁出家为僧,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禅僧生活,但对当时禅宗空疏窳败的情形深致不满,形成了会合禅净的思想特色,他曾自谓道:"大都主之以净土,而冬专坐禅,馀兼讲诵。日有程,月有稽,岁有表,凛凛乎使无赖者不得参乎其间!"祩宏不但在丛林之中有广泛的影响,以至于被誉为"法门之周孔"很多缙绅先生也纷纷及门问道。袁宏道在由禅入净之前,也曾与祩宏有过往还,万历二十五年,袁宏道与陶望龄一起作东南之游时,曾与云栖同游,并且到五云山下的云栖法寺,其后在杭州所作的《云栖》一文中,对祩宏的佛学思想作了这样的论述:"莲池戒律精严,于道虽不大彻,然不为无所见者。至于单提念佛一门,则尤为直捷简要,六个字中,旋天转地,何劳捏目更趋狂解,然则虽谓莲池一无所悟可也。一无所悟,是真阿弥,请急着眼。"对祩宏单提念佛的净土法门的赞羡,已可见其禅净之变的端倪。在《西方合论》中最后综论净土经论时,特别对云栖祩宏推敬之至:"近则云栖和尚,所著小本疏钞,条分类析,精宏渊博,真照夜途之第炬,截苦海之轻舟。"云栖的《阿弥陀经疏钞》以《起信论》的真如一心,及《华严经》的清净唯心,作为其"一心不乱"说的思想基础,而宏道欲除"毛道所谈之禅",也是从龙树《智度论》、马鸣《起信论》等得到理论沾溉的。当然宏道有得于云栖最为显著的便是以华严论净土。

《西方合论》是晚明期间的一部重要净土宗的著作,圣严谓之:"气势澎勃,涵盖广大,乃明末净土诸书中,最具气魄的一种。"本书中作者所使用的名相,与一般的净土教迥异其趣,这主要是因为宏道错综众说,不拘一经,以华严的圆融精神,含摄五教,通贯六阶,开阔了净土的视野。因此,《西方合论》是晚明佛学内部融通合流的产物。融会众说,是《西方合论》的根本特征。如,文中有关称性而行的论述,宏道认为法性无边,行海叵量,故一刹那之中,能满足三祗行,将大乘诸行总入一行,以信心行、止观行、六度行、悲愿行、称法行等五行分而论之,这是融摄了华严、天台诸宗的妙行,即一行一切行的思想。但是,归趣还在于净土,正如文中的一篇偈颂所云:"……一心念阿弥,莲花念念生。此是常寂光,非报非方便。作是观为正,勿妄生分别。禅教律三乘,同归净土海。"由此可见,《西方合论》既兼容诸宗之说,又以净土一门为旨归。宏道在该书中兼综博取,诚如其自述:"取龙树、天台、长者、永明等论。细心披读。"而对莲宗大德也广泛汲取、称引,他称颂"天亲、智者、海东、越溪等,皆抉发幽微,举扬宗趣。"他披读往哲的著述,如"贫儿得伏藏中金,喜不自释。"最终"述古德要语,附以已见,勒成一书。"因此,《西方合论》最根本的特色即在于以净土为旨归而融摄众说,其特点有二:

首先、摄禅归净

如前所述,禅净合流的思想端绪,早在五代时的永明延寿即已提出,迄至晚明,这种风气更加盛行于丛林、士人之中,但是,严格说来,在这合流的思潮之中,又有参究念佛与消禅归净、摄教归净种种不同,云栖法师认为"念佛不惟不碍参禅,实有益于参禅也。"他虽然极力弘赞净土法门,但是并没有摒落禅宗,无尽传灯则基于天台宗法界互具法门,阐释了净土往生而无生的思想,体现了摄教归净的倾向。被称为莲宗第九祖的智旭,认为念佛在佛教中居于圆摄一切的地位,当然,对智旭的思想定位问题,学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佛教丛林之中,天台宗将其视为天台宗的人物,净宗则将其视为净宗九祖。但台湾圣严法师,在《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中,提出智旭的思想根源于《楞严经》,是属于如来禅的禅者。不管何说近实,智旭融摄众说则是不争的事实。袁宏道生活的年代大约与祩宏、传灯同时,早于智旭,就其禅净关系而言与其后的莲宗九祖颇为接近,这也是《西方合论》其后被智旭编入净土十要的一个重要原因。智旭在《评点西方合论序》中说将《西方合论》"重谋付梓"的目的就是"使法界有情,从此谛信念佛法门至圆至顿,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不复有泣歧之叹。"确立净土统摄一切的地位。

袁宏道详分净土为十,以摄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议净土为最胜。其划分净土的形式主要以唐代李通玄的方法为主。李通玄把净土分为十种。宏道所列净土十门中的一至七门,与李通玄所列四至十种相对应,但除了第五第六次序相同外,其它则正相反(如宏道第七依他净土对李通玄第四《梵纲经》的净土)。但李通玄论述净土分"权"、"实",体现了华严宗人的判教特色,而袁宏道则以净土为圆极教,吸收了唐释怀感的观点,以"摄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议净土"为最胜。他在《西方合论引》中说:"今之学者,贪嗔邪见,炽然如火,而欲为人解缚,何其惑也。余十年学道坠此狂病,后因触机。薄有省发,遂简尘劳,归心净土。……如贫儿得伏藏中金,喜不自释。"可见其栖心净土的旨归。当然,袁宏道也表示出融摄是《西方合论》的根本特色。他在《珊瑚林》中云:"《西方合论》一书,乃借净土以发明宗乘,因谈宗者,不屑净土,修净土者,不务禅宗,故合而论之。"意欲沿着"永明为破狂慧之徒,言万善之总是。"的路径,师法永明"既悟达磨直指之禅,又能致身于极乐上品"的佛学思想。但是,在一部《西方合论》中,我们体味到的多是其对禅学的訾议。如他作《西方合论》而"庶使观者知净土法门,摄一代时教,毋为儱侗禅宗,轻狂义虎所诳惑云尔。"将净土经论分为经中之经,经中之纬,纬中之经,纬中之纬四类,列入了《华严经》等,但并没有将禅宗经典列入其中。所述的也多是诸如"念佛一门,频形赞叹,如高峦之峙平原跃空而出,类金星之晃沙碛映日即明。故知,法门殊胜,未有逾此一门者也。""禅宗密修不离净土。初心顿悟,未出童真,入此门者,方为坚固不退之门。"之类的对净土的赞羡之辞。当然,这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正如宏道在文论中多有矫激之辞一样,他在《西方合论》中对禅宗的訾议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禅宗,他反对的主要是所谓的狂禅之属。因此,其兄袁宗道在《西方合论叙》中对之有肯絮之论:"既生佛土,生平所悟所解,皆不唐捐。纵使志在参禅,不妨兼以念佛。世间作官作家,犹云不碍,况早晚礼拜念诵乎?且借念佛之警切,可以提醒参禅之心;借参门之洞澈,可以金固净土之信。适两相资,最为稳实。"袁宏道自己也说:"悟是迷途导师","悟是净国图引。"他在其后的《珊瑚林》之中甚至这样来解释其创作意旨:"《西方合论》一书,乃借净土以发明宗乘,因谈宗者,不屑净土,修净土者,不务禅宗,故合而论之。"当然,这一合论的基本路向是以净摄禅。

其次、 以《华严经》为构架

《西方合论》的主体结构,是由李通玄的《新华严经论》发展而来的,而李氏是唐代华严宗的著名学者,李氏的《新华严经论》在其死后的四、五年,由僧人广超等人传写弘传,其后又经志宁、思研等人的整理,成《华严经合论》一书,流传十分广泛,明代关于合论的提要之书,就有李贽的《华严经合论简要》四卷,方泽作的《华严经合论纂要》三卷等,宏道的《西方合论》中有李通玄思想的影子,也许与李贽的影响不无关系,虽然对卓吾的狂禅之论这时已颇多微辞,但是,他由禅入净是求"稳实",因此,在净土思想中引入华严,与其后期的佛学思想注重经教,反对空疏的取向完全一致。宏道在《西方合论》中,列论有关西方净土的经典时,虽然对禅宗、天台等宗派的经典并未列出,但还是将《华严经》视为"纬中之经",也是"言西方大事"的重要的经典之一,他也是以华严的境量和架构结构本书的。他分为十章,每章尽可能列出十目,以示十十无尽,也是显示了华严的圆融周遍的内容。宏道敬奉《华严》也是后期论佛的一个重要特点,他论及《华严经》云:"《华严经》热闹到底,他经便都有冷漠寂寞处。"(82)他还对《楞严》与《法华》《华严》进行比较,云:"《楞严》文奥而义浅,《法华》、《华严》文浅而义深,故《楞严》可讲,《法华》《华严》不可讲,《楞严》说工夫,说次第,非了义之教。若《法华》、《华严》则处处皆真,方为了义。"《西方合论》中到处可见华严的影子。他开篇便说:"诸佛化现亦异,或权或实,或偏或圆,或暂或常,或渐或顿,一月千江。波波具涵净月,万灯一室,光光各显全灯。理即一谛,相有千差。"这显然是华严一多相即、理事无碍的思想。他在驳论李通玄的观点之前就陈说道:"一一华藏世界,皆满虚空,互相彻入,净秽总含,重重无尽,如法而论,一草一木,一毛一尘,各各皆具此无尽法界。佛及众生,无二无别。"宏道将西方起教分为十义,其中的第四义是所谓"依因性",他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是净性,譬一精金,冶为钗钏及溺器等,金性是一。"(85)虽然袁宏道的目的是要说明博地凡夫,因为禀此净性,都十念即可往生。但其论说的方法则是华严理事无碍的原理。在卷第五的"理谛门"之中,他首先申论了这样观点:"即性即相,非有非空。理事之门不碍,遮表之诠互用。"这同样是华严的意趣。可见宏道与李通玄一样对华严都敬奉《华严》。当然,袁宏道的《西方合论》与李通玄的《华严经合论》有明显的区别,李氏在智俨、法藏之外,别树一帜,他所立的十宗、十教的教判理论与法藏五教十宗迥然不同,但所述的仍然不出华严法界圆融的义旨,他在《华严经合论》中认为阿弥陀净土是为不明法空实理的"凡夫"所设的权法,而华藏世界才是实报庄严的"实教",他是一位华严学者。而宏道则是站在净土的立场上,以净摄教,融摄华严,因此,李氏的这一观点理所当然地受到了袁宏道的驳诘,他说:"圆实堕者,谓华藏世界,一刹一尘,具含无量国土,本无净秽,焉有往来,故长者(李通玄)言,西方净土,是权非实,以情存取舍,非法界如如之体故。"认为李通玄将华严与净土分为权实的理论,是站在华严的立场上,以"情存取舍"而已,因此,他在《西方合论》的第一卷,就设两个或问,对李通玄提出发难,指出:"若言权言方便,即有不遍,有不遍者,毗卢之义不成。"在第三卷《部类门》中,称念佛法门"如高峦之峙平原跃空而出,类金星之晃沙碛映日即明。"虽然将诸经中"言西方大事者,一概收入。" 但是按其分成高下不同的四类:一、经中之经,二、经中之纬,三、纬中之经,四、纬中之纬。列于第一类的是:《无量平等清净觉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列于第二类的是《鼓音声王经》,列于第三类,即纬中之经的才是《华严经》。净土才是圆融一切的圆极教。要言之,《西方合论》是华严的方法,净土的立场。

宏道博采诸论,发以已见而总其成。但是,他并不是对以往的古德宿语的简单重复。正如他对李通玄多有汲取而并不相同一样,他对云栖也推崇甚至,但是,他与云栖的思想又并不完全同一。宏道对云栖的《阿弥陀经疏钞》赞叹有加,主要是因为《疏钞》也以华严的教判方式,判《阿弥陀经》属大乘顿教,与禅宗一样兼带终教,但云栖则运用华严方式论解净土而立足于禅,宏道的《西方合论》"以不思议第一义为宗,以悟为导,以十二时中持佛名号,一心为乱念念相续为行持。"也有会合禅净的目的,但将《阿弥陀经》举为圆极教,实质是以净摄禅,在《西方合论》中,我们时常看到他的扬净抑禅之论,他对禅宗的一些贬义前已述及,而对净土则竭尽张皇之事,综论细绎,对于阿弥陀佛西方净土,即他所说的"摄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议净土"更是极写其宏大无边,包容万有,不可言喻:"其中所有大功德海,大悲智海,大愿力海。若具说者,假使尽十方世界诸佛菩萨,声闻辟支,天人鬼畜,下至蜎飞蠕动,及一切无情草木瓦砾,邻虚微尘之类,一一具无量口,口中一一具无量舌,舌中一一出无量音声,常说倍说,炽然说,无间说,经百亿万尘沙阿僧祗劫,亦不能尽。"这些都与云栖不同。宏道在《西方合论》中也曾隐约对云栖之说提出异议,他在卷四《教相门》中云:"近有老宿,以华严配此经(《阿弥陀经》),谓圆全摄此,此分摄圆,得圆少分,分属圆故。据经判义,甚有旨趣。但圆极义者,无全无分,如月在川,川川皆有全月,乃至瓶池寸水,亦是全月,无分月故,如风在树,树树皆有全风,乃至片叶茎草,亦是全风,无分风故。"这里的"老宿"显然是指云栖,云栖论净土之《阿弥陀经》"摄于顿教,少分属圆"。宏道认为,云栖还未将《阿弥陀经》视为"无全无分"的圆极教,还是圆中有分,或分中非全,而"若圆中有分者,圆即有段。若分中非全者,圆即不遍,分全双乖圆义不成。"将《阿弥陀经》列为圆极教是自宏道始。

《西方合论》受到了莲宗学者的高度推赞。智旭在《净土十要》卷十所写的《评点西方合论序》中云:

袁中郎少年颖悟,坐断一时禅宿舌头,不知者,以为慧业文人也。后复入法界,归心极乐,述而《西方合论》十卷,字字从真实悟门流出,绝无一字蹈袭。又无一字杜撰。虽台宗堂奥,尚未诣极,而透彻禅机,融贯方山、清凉教理无余矣。或疑佛祖宗教,名衲老宿未易遍通,何少年科第,五欲未除,乃克臻此,不知多生熏习非偶然也,使闻三袁是宋三苏后身,噫!中郎果是东坡,佛法乃大进矣。

智旭对宏道除了"台宗堂奥,尚未诣极"稍有缺憾之外,对其服膺推举几至极致。而智旭所认为的缺憾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位倾向于天台的僧人,因此,他对宏道以华严的而不是以天台的"五时八教"的判教方式自然有所不能完全认同。智旭在选《净土十要》时,将其列入,是《十要》中唯一的居士所作,《十要》甑选甚严,即使连在净土看来影响甚巨的智顗的《观经疏》及四明知礼的《妙宗钞》乃至云栖的《弥陀疏钞》尚未列入,仅此,也可见该书在净土法门中的地位和影响。

折叠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袁宏道的散文极富特色,清新明畅,卓然成家。今存其尺牍280余封,篇幅长的1000多字,短的只二、三十余字。如《致聂化南》一札:"败却铁网,打破铜枷,走出刀山剑树,跳入清凉佛土,快活不可言,不可言!投冠数日,愈觉无官之妙。弟已安排头戴青笠,手捉牛尾,永作逍遥缠外人矣!朝夕焚香,唯愿兄不日开府楚中,为弟刻袁先生三十集一部,尔时毋作大贵人,哭穷套子也。不诳语者,兄牢记之。"简凝活脱,间以诙谐,可见其尺牍文的一斑。他的各类随笔200余篇,题材多样,饶有意趣,其中《畜促织》《斗蛛》《时尚》等篇,记述了当时的风俗人情。传记文以《徐文长传》《醉叟传》两篇最优,刻绘人物,生动鲜明。游记文90余篇,于写景中注入主观情感,韵味深远,文笔优美。如《满井游记》所写京郊初春景色,纯用写实手法,刻画细腻,情致盎然。其他如《虎丘》《天目一》《晚游六桥待月记》《观第五泄记》等,真切动人,语言浅近,略无斧凿之迹,都是佳作。袁宏道作有各体诗歌1700余首,成就不及散文。少量诗作如《猛虎行》《门有车马客行》《逋赋谣》《巷门歌》等,揭露了当时"甲虫蠹太平,搜利及邱空","东封西款边功多,江淮陆地生洪波";"鲛户十窜九囚虏";"野人扶白觅沟壑"等黑暗现实,有一定意义。不过他的诗及多数散文,仅限于抒发个人情趣,不能充分反映社会生活,现实意义有限。当时一些公安派文风仿效者,则更发展了这一倾向,走上了邪路。所以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创作,瑕瑜互见,功过并存。总的来看,作为晚明的一次文学改良运动,其功绩还是主要的。

袁宏道代表作品:《袁中郎全集》《徐文长传》《初至西湖记》《叙陈正甫会心集》《虎丘记》《满井游记》《西湖游记二则》《戏题斋壁》《游虎跑泉》《东阿道中晚望》《戏题飞来峰》《袁中郎集笺校》《瓶花斋杂录》《破研斋集》。

流传至今的有《潇碧堂集二十卷》《潇碧堂续集十卷》《瓶花斋集十卷》《锦帆集四卷去吴七牍一卷》《解脱集四卷》《瓶史》《袁中郎先生全集二十三卷》《梨云馆类定袁中郎全集二十四卷》《袁中郎全集四十卷》《广陵集》《袁中郎文钞一卷》等等。其中《满井游记》被编入八年级(下)人教版语文书内。

折叠诗词赏析
山阴道

戏题斋壁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二

严陵四首

答李子髯其二

游虎跑泉

东阿道中晚望

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其二

伤周生

戏题飞来峰

折叠散文赏析
满井游记

徐文长传

初至西湖记

叙陈正甫会心集

天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20 10:39 , Processed in 0.1274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